采区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

采区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

ID:13337829

大小:1.10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7-22

采区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1页
采区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2页
采区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3页
采区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4页
采区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区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工程说明:1、巷道名称:采区运输巷。2、施工用途:运输、行人。3、工程量:418米。4、预计工期:3个月。5、开门点位置:开口点位于井底车场与K1轨道下山转点处。6、各转点坐标及标高:XY标高开口点2829370.49335511202.0251524.561转点2829466.18035511196.2181524.993C点2829723.14035511258.7241543.9877、各段巷道方位、长度及坡度:长度(距离)方位坡度(度)开口至转点95米N356°35′14″+3

2、‰转点至终点322米N13°47′22″沿煤层顶板掘进8、巷道规格及形状:开口至转点段:宽×高=4.0米×3.2米(净尺寸),全岩拱形巷道施工。转点至终点段:宽×高=4.0米×2.8米(净尺寸),全煤梯形巷道施工。9、支护方式:①顶板支护:开口至转点全岩巷道顶板采用5根2.0米锚杆配合锚网支护,间排距均为0.9米;转点至终点全煤巷道采用5根2.0米锚杆配合锚网支护,间排距均为0.9米;全煤段必须打设锚索,锚索间距为2.0米,排拒为1.5米。顶板支护空顶距离:炮前不得大于1.0米,炮后不能打设正规支护时,必须采

3、用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②护帮支护:全煤段施工时,两帮必须使用∮16锚杆配合钢网对两帮进行护帮支护,护帮锚杆间排距均为0.9米。护帮支护与顶板支护同步,严禁滞后打设。10、破煤方式:采用风钻打眼、煤矿许用乳化炸药、毫秒延期电雷管爆破落货。11、运输方式:工作面采用刮板运输机运输,刮板运输机机头与K1运输下山皮带搭接,经K1运输下山,进入煤仓,由主平硐经皮带运输机运至地面。主平硐出口处使用分矸系统,将矸石分选分运。附:施工平面示意图;全岩及全煤巷道断面图。第二章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1、施工

4、巷道区域内地下及井下无水体,地面无建筑物等影响。2、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表2-1-1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水平名称二采区盘区名称二采区K1煤层地面标高/m+1869.3~+1925.0m井下标高/m1524.561~1544.292m地面相对位置及建筑物地面位于香龙山西部,地面无建筑物。井下相对位置对掘进巷道的影响井下位于井底车场内,井底车场可改成机轨合一巷道,无影响。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无第二节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表2-3-1顶底板名称岩石类别厚 度岩  性顶板基本顶中砂岩5.06米

5、浅灰、灰白色,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暗色矿物次之,分选性中等。硅质胶结,局部夹泥岩透镜体。直接顶泥质沙岩4.69米灰黑色,含少量砂质,底部含化石碎片及煤屑。底板伪 顶泥岩0~0.1米黑色,含植物化石碎片及墨点状黄铁矿。直接底泥岩0.3米灰黑色,致密,局部夹薄层炭质泥岩,较软。基本底细质粘土岩6.8米浅灰、灰白色,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含泥质,分布不均,呈薄层状,平行层理展布附:煤层柱状图第三节构造情况此次施工巷道周边巷道未发现大型地质构造,在掘进过程中注意巷道状况的观测,注意小型构造地段的变化,根据现场实际情

6、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应对。第四节水文地质该区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本巷道与周围无采空区积水问题。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涌水主要水源是地表水及小型构造含水。工作面有时会出现淋水现象,并无大的水患威胁。第五节瓦斯地质本巷道布置在K1煤层中施工,根据K1煤层瓦斯鉴定结果,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96m3/min。第六节地压情况本巷道周围位置围岩较稳定,不会给施工带来影响。无冲击地压影响。第七节地质部门建议施工中应注意顶板岩层变化,根据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支护方式。第三章 顶板支护设计一、支护选型计算1、根据工程类比法选

7、用锚杆配合锚网联合支护。2、支护参数计算,间排距均为0.9m,支护长度为2000mm,允许误差为±100mm,锚杆外露长度为30—50mm。(1).锚杆长度计算:L=KH+L1+L2式中:L—锚杆长度,m;H—冒落拱高度,m;K—安全系数,一般取K=2;L1—锚杆锚入稳定岩层的深度,一般按经验取0.4m;L2—锚杆在巷道中的外露长度,一般取0.03m-0.05m。其中:H=B/(2×f)=4.0/(2×8)=0.25m式中:B—巷道开掘宽度,取4.0m;f—岩石坚固性系数,取8。则:L=2×0.25+0.4+

8、0.05=0.95m因K1煤层伪顶厚度为4.69米,为保证施工安全,锚杆锚入直接顶深度不得低于1.9米,故施工时L取2.0m。(2).锚杆直径d=×L=×0.95=0.00863m施工时直径取0.02m。(3).锚杆间距、排距计算:设计时令间距、排距排距均为α,则式中:a—锚杆间排距,m;—锚杆设计锚固力,70kN/根;—冒落拱高度,取0.25m;—被悬吊砂岩的重力密度为21.58-26.59k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