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江都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精品]

扬州市江都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精品]

ID:13337960

大小:493.50 KB

页数:125页

时间:2018-07-22

扬州市江都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精品]_第1页
扬州市江都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精品]_第2页
扬州市江都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精品]_第3页
扬州市江都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精品]_第4页
扬州市江都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精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扬州市江都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精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扬州市江都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0)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政府二零一三年十二月21目录前言1一、规划总则33(一)指导思想33(二)规划原则33(三)规划定位55(四)编制依据55(五)规划范围99(六)规划期限99二、生态文明建设基础1010(一)优势条件1010(二)制约因素1212三、规划目标和指标1616(一)规划目标1616(二)建设指标1818四、主要任务2222(一)科学优化生态空间2222(二)推进产业绿色转型3231(三)持续改善环境质量4645(四)积极倡导生态生活6867(五)大力弘扬生态文化7574(六)加快完善生态制度8382五、重点工程939

2、2六、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119(一)组织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119(二)制度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119(三)资金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120(四)人才技术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120(五)公众参与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121(六)宣传教育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12121前言随着2007年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政治报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明确下来。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重要一章,提出了全面的要

3、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

4、制。”这是对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空前强调,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既意味着对此前就已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的继承,也意味着一系列新的制度优化的开始。扬州市江都区是中国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市”,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21。近年来开展了国家生态市等一系列创建活动,2011年,生态市创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这体现了江都区环境保护内涵不断丰富和拓展,环境保护的目标与要求也不断的提升。2013年10月,江都区被列为第六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环函〔2013〕242号)。《扬州市江都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分析江都区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

5、优化生态空间、推进产业绿色转型、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积极弘扬生态文明、加快完善生态制度”六大任务,2020年前共安排了五大类68项重点工程,总投资约80.86亿元。规划的编制,既体现了江都具体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也是继创建国家生态市的基础上,把江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21一、规划总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发展方针,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导向,以转变

6、发展方式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以全民共建共享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同步提升,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构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美丽江都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规划原则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宗旨,关注民生,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入手,着力改善民生。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加强环境保护,加快人居环境建设,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服务方便的公共服务体系。突出发展,转变增长方式。2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经济产业提档升级,

7、全面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一方面促进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另一方面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在科学发展中促进生态建设,在保护生态中实现新的发展,促进经济与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重点突破,提高建设水平。按照全面建设惠及全区人民的小康社会以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整体联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握关键环节,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