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ID:13345922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_第1页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_第2页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_第3页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_第4页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摘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目前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尽管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做过努力,但是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依然没有得到扭转,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弊端越来越严重,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刻不容缓,本文试图透过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及所产生的弊端,并对如何转变经济增方式提出一些个人建议。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型集约型转变一、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内涵

2、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本、资源的投入来增加获取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参见百度百科长期以来,基于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的粗放型增长的方式来实现。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早在1987年党即提出要将粗放经营逐步转变为集约经营。1995年党

3、更在提出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力求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高投入、低产出,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由此,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开始了从粗放到集约的第一个历史性转变。2003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对合理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然而在我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在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

4、染、多占地为特征的“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又积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表现为以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一二三产业”发展比例不协调、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协调、国际收支不协调和自主创新能力低下为表征的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也表现为以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为特征的经济发展中不和谐因素的存在;不仅使我们为经济增长所付的代价日益增大,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也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矛盾性结构。而在当前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和较低通胀率的表象下,上述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可

5、能隐蔽着较大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传统的粗放式,集约型增长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而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弊端已经越来越突出,中国政府如果再不下大力气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未来将令人堪忧。二、粗矿型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弊端我国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一系列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效益低下,投入多、产出少,资源浪费严重。这是我国依然停留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标志,我国目前的社会总体发展方向依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能够发展经济、有利于经济建设的手段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被政府所青睐,这种发展理念严重扭曲了中

6、国人的经济价值观。我国目前的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本、资源的投入来增加获取产品的数量,但是投入和产出的差距很大,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2)》显示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且不谈报告中数据的真实性,报告的中的资源利用率相比以前有所提高,但是和欧洲国家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健全,国企垄断严重,大型工业之前不能形成有序的竞争模式,不关注成本和效益的比例。另一方面我国科技水平较低,企业创新能力不高。因此,要提高经济效益,提高能源利用率,还需要正确的

7、国家制度和政策引导以及科技进步的推动。2、产能过剩。随着最近几年投资持续过快增长,一些行业如房地产、钢铁投资明显过热,导致产能扩张速度远远超过需求扩张的速度。直接原因是前几年投资持续过快增长,一些行业如房地产、钢铁投资明显过热,导致产能扩张速度远远超过需求扩张的速度。表现为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的严重失衡,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其根本原因是增长方式的不合理。导致这种恶果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地方政府的干预是主要推动因素,表现在地方政府干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能力过强,地方间形成恶性投资竞争,同时当地政府对这些行业的财政收入依赖性太强,最终使产能扩张难以抑

8、制。此外,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结合或其他因素形成的“暴利效应”也使一些行业投资增长不断强化。如房地产业、钢铁、汽车都存在暴利因素,而“暴利”会进一步诱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