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基地基处理强夯技术交底书

高填方路基地基处理强夯技术交底书

ID:13347825

大小:12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2

高填方路基地基处理强夯技术交底书_第1页
高填方路基地基处理强夯技术交底书_第2页
高填方路基地基处理强夯技术交底书_第3页
高填方路基地基处理强夯技术交底书_第4页
高填方路基地基处理强夯技术交底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填方路基地基处理强夯技术交底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名称K13+000~K21+500段内路基桥梁工程编号Qdl3ht-00工程部位K14+140~K14+214图号主送单位路基施工4队日期2012年1月1日编制依据:1、《施工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路基分册》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4、设计图纸一、工程概述清东陵高速公路3合同段路线位于唐山市遵化境内,路线的起点桩号:K13+000,终点桩号:K21+500,全长8km(不含五标段)。根据设计要求,对本段内软土、软弱土等特殊路基基底采用强夯处理。本部高填深挖路基基底强夯处理里程段落

2、分别为:K14+140.0~K14+214.0,K14+532.0~K14+638.0、K16+700~K16+846、K19+415~K19+576.5、K21+384.0~K21+476.8五个施工段落,共处理面积18323.3㎡,强夯回填土方7329.3m3。本首件工程里程段落为:K14+140.0~K14+214.0,该试验段强夯处理长度:74m,强夯处理宽度:35.3m,中心最大填土高度:5.74m,处理面积为:2959.3m2,强夯回填土方1183.7m3。计划于2012年1月1日开工至2012年1月20日结束。二、施工准备2.1场地准备2.1.1采

3、用推土机将场地平整,清除表层种植土,修筑便道,排除地表水。2.1.2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标出夯点位置。2.2设备准备序号机械名称单位数量规格1强夯设备台1LHQ50T2推土机台1TY2203挖掘机台1CAT320C4装载机台1ZL50C5备用发电机台1STF6运输车辆421m³2.3人员准备序号人员数量(个)备注1管理人员32钻机操作43机修师14普工65调度1XXX高速公路X合同项目经理部技术交底书XXX高速公路X合同项目经理部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K13+000~K21+500段内路基桥梁工程编号Qdl3ht-00工程部位K14+140~K14

4、+214图号主送单位路基施工4队日期2012年1月1日三、工艺流程3.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场地平整→标高测量→主夯点放样→主夯点施工→夯坑补填料、整平→标高测量→副夯点放样→副夯点施工→夯坑补填料、整平→满夯→整平→标高测量→场地整平3.2施工方法3.2.1场地准备采用推土机和挖机将场地平整,清除表层土,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作排水沟,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为便于施工机械行走和施工,强夯场地平整应大于强夯点范围,以最边缘夯点向外扩3~5m。3.2.2测量放样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3.2.3夯击点

5、的布置在路基行车道范围内按照设计要求布设夯点,梅花形布置见附件一,同时做好点位点号记录、测量地面高程。用白灰圈做好明显的标示并测出夯击前原地面标高。在机械行走或施工时,如有夯点标示丢失应及时通过控制轴线恢复夯点位置。3.2.4机械就位施工机械到场就位,调整辅助桩架使其夯锤对准夯点为位置。3.2.5夯击(1)测量夯前锤顶高程。(2)吊起夯锤到预定高度,测量锤顶高程,开启脱钩装置,夯锤落下强夯。(3)夯击后吊起夯锤,按照规定的遍数和控制标准,重复夯击直到完成各夯点的夯击,再次测定锤顶高程,算出沉降量。(4)换夯击点,重复1-3步骤;完成本遍全部夯击点的夯击。(5)将

6、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6)按照间歇时间,完成全部夯击点遍数,并最后满夯,并将场地表层松散土夯实,测量场地高程。3.2.6机械移位转移夯点时,夯锤应由辅机协助转移,门架随夯机移动前,支腿离地面高度不得超过500mm。清东陵高速公路3合同项目经理部技术交底工程名称K13+000~K21+500段内路基桥梁工程编号Qdl3ht-00工程部位K14+140~K14+214图号主送单位路基施工4队日期2012年1月1日3.2.7夯坑回填完成单个夯击点的夯击后及时用推土机把夯坑填平。3.2.9成品保护四、质量控制7.1技术参数控制7.1.1夯锤落距根据设计要求夯击能量

7、:主(副)夯采用2000kN.m夯击能量,满夯采用1000kN.m。夯锤落距通过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并在辅助桩架上做出标示,以满足每次夯击能量。通过现场技术人员全过程旁站监控来保证夯锤落距高度。7.1.2夯击遍数试夯夯击遍数初步设计为点夯3遍,第Ⅰ遍主夯,第Ⅱ遍副夯,第Ⅲ遍满夯,锤印搭接不小于1/4夯锤的直径。实际遍数以试验结果确定(最后两夯的沉降平均值≤2㎝)。7.1.3夯击次数强夯施工每一遍内各个夯点的夯击次数,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一般为3-5次)与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同时满足:单击夯击能不小于2000kN·m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20mm,夯坑

8、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的隆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