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ID:13348301

大小:6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2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_第1页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_第2页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_第3页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_第4页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相关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2015辽宁教师招聘最新招考资讯一、单项选择题1.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答案:A2.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影响机制是()。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影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一个因素:原型启发。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因受到某种客观事物的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过程

2、叫做原型启发。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成为原型。题目正是这一概念具体例子的诠释,鸟就被称为原型。因此,选A。3.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A.思维程序B.调查研究C.检验假设D.论证假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分别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因此,选C。4.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A.有序问题B.无序问题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答案:D5.依据经验或直

3、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问题解决策略中的启发式策略。根据现有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关系,依据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或直觉,在问题空间内采取较少认知操作选择解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启发式方法。因此,选C。6.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A.讨论法B.头脑风暴法C.启发法D.用途扩散法答案:B解析:本题为概念性的选择题,考查知识点是头脑风暴训练的概念。创造性的培养方法之一是进行创造性思

4、维训练,具体包括四个: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其中头脑风暴训练又称集体讨论或脑激励法,是由奥斯本提出的一种培养创造性的方法,目的在于集思广益、定时迅速联想,产生大量主意的方法。因此,选B。7.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答案:D解析:本题为概念性的选择题,考查知识点是定势的概念。定势是指问题解决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问题解决的心理准备状态。定势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加速问题解决,也可能阻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5、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因此,选D。8.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称为()。A.原型B.定势C.变式D.问题答案:D9.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直觉思维答案:B解析:本题考点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指的就是发散思维。因此,选B。10.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答案:B解析: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流畅性;变通

6、性;独创性。其中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类型的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因此,选B。11.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表明其思维具有()。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答案:A解析: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不同观念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明其流畅性越高。因此,选A。1

7、2.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策略。A.手段—目的分析法B.逆向工作法C.计划法D.联想法答案:B解析: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问题解决中的目标递归策略,也称为逆向工作法,这种策略常用于证明几何题。因此,选B。13.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论说文,要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步要找出所要支持的观点,第二步是设计引言、比较论据及得出结论,第三步调整整篇文章,完成文章的写作。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采用的方法是()。A.逆推法B.联想法C.计划法D.手段—目的分析法答案:D解析:手段—目的分析法是指把大的目标状态分解

8、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然后逐一解决的方法,故题中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属于手段一目的分析法。因此,选D。14.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匠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新奇性意见,表明其思维具有()。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答案:D解析: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独创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匠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新奇性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