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食用菌,种植技术

珍稀食用菌,种植技术

ID:1335818

大小:951.0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7-11-10

珍稀食用菌,种植技术_第1页
珍稀食用菌,种植技术_第2页
珍稀食用菌,种植技术_第3页
珍稀食用菌,种植技术_第4页
珍稀食用菌,种植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珍稀食用菌,种植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白灵菇白灵菇又名阿魏蘑、阿魏侧耳、阿魏菇。白灵菇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被誉为“草原上的牛肝菌”和侧耳,颇受消费者的青睐。白灵菇营养丰富,据科学测定,其蛋白质含量占干菇的20%,含有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白灵菇还具有一定的医药价值,有消积、杀虫、镇咳、消炎和防治妇科肿瘤等功效。白灵菇的药用价值很高,它含有真菌多糖和维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及多种矿物质,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基本信息白灵菇白灵菇对营养的要求并不苛刻,所有阔叶树的木屑、棉籽壳、玉米心均可栽培,氮肥主要是麦麸、新鲜的玉米粉。白灵菇生产阶段碳氮比25∶

2、1至40∶1;生殖阶段的碳氮比70∶1至200∶1。矿质元素可加石灰、石膏及磷肥。蓟县地区一般在5至6月份制作生产的母种和原种,7月份制作栽培种,8月份制作出菇菌棒,11月份到次年4月份出菇。一般生物效率为40%至60%。第二潮菇很少,菇形也差。但菌棒覆土栽培生物效率为80%至90%,菇长得虽大,但品质差。  温度要求  白灵菇属低温型的菇类,菌丝生长温度为5℃至32℃。最适应温度22℃至25℃,5℃以下生长缓慢,在35℃至37℃时菌丝停止生长。其菌丝体后熟则需要30至45天达到生理性成熟,一般控制在零下3℃至15℃之间,最适宜温度为7℃至12℃子实体方能分

3、化,出菇生长温度在3℃至22℃,最适宜温度在13℃至18℃。从制出菇菌棒到采收为110至130天左右。从菇蕾到采收为8至15天左右,蓟县出菇时间在11月下旬至次年3月。  水分要求  培养料料水比为1∶1至1∶1.3,培养料的水分为65%,白灵菇菇体生长发育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至90%,相对湿度过高会出现黄菇。在低温6℃至7℃,空气湿度过小时常发生菌盖龟裂。白灵菇含水量小,采摘后在15℃以下可保持14天左右。光的要求  白灵菇在发菌阶段暗培养完全可以正常生长。但菇体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子实体很难分化,强光下不易形成子实体,一般

4、光线为800至1500勒克斯,光照时间每天为12至14小时。不同品种对光线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异。有的需要强光,有的需要弱光,但生产实践表明:在光线过弱的情况下,往往出现菇体畸形,菌柄细长,菌盖过小。在寒冷的冬季即使强光直射对白灵菇的外观形状、菇体色泽和品质也影响不大。  氧气的要求  白灵菇是一种好气型菌类,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均需新鲜空气,常通风换气是非常必要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4%以上,白灵菇原基很难出现,发育受阻,易产生畸形菇。从栽培经验看,白灵菇子实体生长阶段对氧气的需求量超过一般菇类。栽培环境通风不良使子实体菇柄增长,影响品质。但无论哪个生产

5、阶段其通风换气必须是温和的,主要是温度和风速和谐一致。 pH值的要求  白灵菇自然生长环境土壤为微碱性,pH值为7.8,白灵菇菌丝可以在pH值5至11的基物上生长,最适宜的pH值为5.5至6.5。原种栽培中考虑由于高压灭菌时pH值往往下降到0.5分值,则配料时pH值应在7左右。栽培菌棒的配料最适合在6.5至7.5之间,各种培养料的pH值可用普通的pH试纸测定。2 栽培技术  白灵菇  提前预备好1至2台装袋机,(一般选择多功能装袋机,市场上一般每台350至500元左右)8至12人为一组,进行小型流水化作业,一般情况12至14小时能完成2000公斤(干料)装棒

6、工作。装袋前应系好一端,一般现在白灵菇菌棒规格应在17至18厘米,长35至40厘米,厚0.05毫米的菌袋。入料时工作人员填料要适中,装袋时松紧要适中,适宜标准为用手指轻压菌袋,手指感觉有弹性,但不能过硬,如果用手轻压后菌袋即压痕明显则表明袋料为松,应重新再装,捆袋最好用尼龙绳或橡胶圈,捆扎不宜太松或太紧,用细绳在袋口处旋转两圈,然后扎一活结,为接种操作时提供方便。移动塑料袋时产生的菌膜破裂或被利物扎破必须重新换袋或用帘塑料胶条补上,  灭菌  制完菌棒后必须轻轻放入灭菌筐进行灭菌,一般情况下一次性可灭菌菌棒4000个左右,大约需要灭菌筐180至200个,按顺

7、序把灭菌筐垒好,一般情况下垒4至6层、宽6至8行,长度根据菌棒数量而定,并用尼龙白布或降落伞布盖好,上面再加盖厚塑料布盖紧。四面用绳子勒好,周围用装有沙子的尼龙袋压好,制好灭菌舱后,用坚固的厚皮管与热源部分食用菌锅炉相连接。点燃锅炉后,能使锅炉蒸汽进入自制的灭菌舱,此方法主要是湿热灭菌,也是现在最有效和最经济的灭菌方法。锅炉采用优质燃料,(如大同块),每次灭菌需用煤0.5至0.8吨,必须保证锅炉内不缺水,保温舱内封闭严实,防止漏气,点燃后立即加大火量,保证3至4小时灭菌舱内温度达到100℃,并保持灭菌舱内温度一直处于正常的灭菌温度范围,常压灭菌温度为95℃至

8、105℃,在此灭菌范围内应保持12至16小时。快结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