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ID:13360443

大小:13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_第1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_第2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_第3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_第4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4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4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44>>.0>.1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4>.0>.1>.1方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4>.0>.1>.2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4>.0>.1>.3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创造安全、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4>.0>.1>.4(取消该款)4>.0>.2?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4>

2、.0>.2>.1规划布局和建筑应体现地方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4>.0>.2>.2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嗓场对居民的污染和干扰;4>.0>.2>.3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环境;4>.0>.2>.4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等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4>.0>.2>.7><5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4>.0>.3便于寻访、识别和街道命名。4>.0>.4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住宅建设,其规划设计必须遵循

3、保护规划的指导;居住区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古树名木必须依法予以保护;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和构筑物,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5住宅<5>.0>.1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空间环境和不同使用者的需要等因素确定。<5>.0>.1A宜安排一定比例的老年人居住建筑。<5>.0>.2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5>.0>.2>.1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表<5>.0>.2-1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老年人居住建

4、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2)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3)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表<5>.0>.2-1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建筑气候区划Ⅰ、Ⅱ、Ⅲ、VII气候区Ⅳ气候区Ⅴ、Ⅵ气候区大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日照标准日大寒日冬至日日照时数(h)≥2≥3≥1有效日照时间带(h)8~169~1<5日照时间计算起点底层窗台面注:1、建筑气候区划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1条的规定。2、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坪0>.9m高的外墙位置。<5>.0>.2>.2?正面间距,可按日

5、照标准确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也可采用表<5>.0>.2—2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表<5>.0>.2-2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换算表不同方位间距折减换算表               表<5>.0>.2-2方位0°~1<5°(含)1<5°~30°(含)30°~4<5°(含)4<5°~60°(含)>60°折减值1>.0L0>.9L0>.8L0>.9L0>.9<5L  注:1、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偏东、偏西的方位角。  2、L为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3、本表指标仅适用于无其它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条式住宅之间。<5>.0>.2>.3?住宅侧面间距,

6、应符合下列规定:????(1)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m;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m;????(2)高层塔式住宅、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种层数住宅之间应考虑视觉卫生因素,适当加大间距。<5>.0>.3?住宅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5>.0>.3>.1?选用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段布置住宅,其布置应合理紧凑;<5>.0>.3>.2?面街布置的住宅,其出入口应避免直接开向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级道路;<5>.0>.3>.3??在I、II、IV、VII建筑气候区,主要应利于住宅冬季的日照、防寒、保温与防风沙的侵袭;在III、IV建筑气候区,主要应考虑住宅夏季防热和组织自然通

7、风、导风入室的要求;<5>.0>.3>.4?在丘陵和山区,除考虑住宅布置与主导风向的关系外,尚应重视因地形变化而产生的地方风对住宅建筑防寒、保温或自然通风的影响;<5>.0>.3>.<5老年人居住建筑宜靠近相关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5>.0>.4住宅的设计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的规定,宜采用多种户型和多种面积标准。<5>.0>.<5住宅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5>.0>.<5>.1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综合经济效益,确定经济的住宅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