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博览论文

世界音乐博览论文

ID:13362951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世界音乐博览论文_第1页
世界音乐博览论文_第2页
世界音乐博览论文_第3页
世界音乐博览论文_第4页
世界音乐博览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音乐博览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世界音乐博览论文——有关我学习民谣吉他的经历与心得北京邮电大学12级信通院20班杨嘉彬2012210571吉他作为西方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埃及的耐法尔,古巴比伦与古波斯的各类弹拨乐器,到十三世纪西班牙的拉丁吉他,再到文艺复兴时期吉他的鼎盛发展。历经如此之长的发展史,现代吉他主要分成利于独奏乐曲声音圆润的古典吉他,便于放歌弹唱声音摇曳的民谣吉他,以及加入诸多电子技术的电吉他。下面就来简述一下我学习民谣吉他的经历与心得。学习动机:假期时了解到吉他的相关历史,同时加之对流行歌曲吉他弹唱的喜爱,又考虑到民

2、谣吉他的学习相对较易,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技巧,达到自娱自乐,并且在必要时表演的目的。学习过程:一.关于吉他结构的认识在吉他学习之前我首先认识了吉他的结构。吉他主要有琴头,琴颈,琴弦,音箱组成,民谣吉他更以钢丝做弦声音更加独特。琴颈之上由品柱分为20品以弹奏不同的声音。同时,我认识到民谣吉他存在缺角琴是为了便于手指触碰14品以上的品位,以拓广音域。二.关于吉他基本乐理知识很多民谣吉他的学习者在刚一接触吉他被授予和弦,与右手节奏等高级理论这样固然提升了学习速度但却限制了以后的发展。我在刚开始学习吉他时,因为不擅五线谱知

3、识,故而便从基本的音名开始。民谣吉他六根弦空弦音从上至下依次为milaresouximi,通过在品柱上按压不同位置可以在空弦六音的基础上弹奏各种音。五线谱中doremifasoulaxido对应六线谱中CDEFGABC,而在吉他世界中又分半音faxi,以及剩下的五个全音,按品柱时从空弦起每两个全音间差2品伴音差1品。对于和弦,我则先学习了常用的大三,小三和弦。所谓三和弦即是由三个主音组成,对于大三和弦是有三个全音组成,以第一个全音(即根音)命名,其音色较为明快。而小三和弦则是有两个全音加之一个伴音组成,音色较为沉郁。而

4、后便是横按,大致原理类似。三。吉他弹奏实际操作在接触了基本的吉他理论后我开始了实际操作过程。吉他弹奏分为两部分左手和弦转换,右手节奏。我作为初学者,为了使得两只手更加协调不得不每天花上数个小时去练习左右手的配合,然而往往在我思考左手下一个和弦时,右手节奏就会紊乱。在不断的失败后,我渐渐掌握了一个诀窍,在弹奏右手节奏时注意每两段节奏之间的停顿,而和弦的转换往往是在这样的停顿时利用停顿的间隙进行,从而掩盖了和弦转换时的乐曲中断。加之民谣吉他多为弹唱用,许多流行乐曲,如郑钧的“灰姑娘”一曲中G,C和弦的转化时因为是在于“你如

5、此而美丽,而且可爱至极”之间,在歌词唱到逗号停顿时,换气正是转换和弦以及节奏停顿的时机。因此在弹奏弹唱曲目时,首先熟悉歌曲的演唱可以大大提升弹奏时的配合程度。对于初学民谣吉他的我来说最困难的无异于将弹奏的曲子与所唱的歌曲结合起来,面对这个问题我练习了大量的曲目。渐渐地,我发现在演唱的曲目与地弹奏的伴奏之间有些许的联系,例如在Avil的“Wishyouwerehere”一曲中每当唱至一小节结束时所称的音总会与弹奏时的主音相合,从而产生共鸣,以增加乐曲演奏的和谐美感。民谣吉他弹奏的另一困难则是复杂和弦的按压和转换。例如C,

6、G转换,F,B横按的转换。练习这些转换时我首先不去实际抓琴,而是选择空手练习手型的转换。因为在弹奏时和弦需要将每个主音同时压住,如果有先后时差则会造成出现音色不纯有杂音的情况。在经历了无数次的练习之后,我渐渐掌握了部分和弦的转换。总而言之,吉他的弹唱主要在于熟练。和弦难以压实则是我在练习吉他时遇到的另一困难。因为手部力量不足我总是难以将吉他的和弦压牢,造成许多音弹不响。为此,我便坚持每天以左手食指大拇指夹住琴颈15-20分钟以练习手部压琴的力量。三.部分学习效果经过对吉他一段时间的学习,如今我已经掌握了一些流行曲目的弹

7、唱,可以自行食谱奏谱以供自娱自乐和演奏。四.学习心得吉他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对任何一样哪怕很简单的技艺的学习掌握也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以及不厌其烦的练习,从练习中总结经验,总结一些技巧。同时,对于吉他这门乐器的学习也让我更加领悟到音乐的神奇力量,他的力量使得我在心情低落时有所寄托,在开心时得以尽情的抒发。吉他简单六弦却可以创造出一个充满魅力的音乐世界让演奏者得以在其中有所寄托,聆听者得以产生共鸣。以上为我学习民谣吉他的经历与心得体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