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ppt - 第26章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ppt - 第26章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ID:1337093

大小:544.01 KB

页数:104页

时间:2017-11-10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ppt - 第26章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_第1页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ppt - 第26章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_第2页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ppt - 第26章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_第3页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ppt - 第26章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_第4页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ppt - 第26章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ppt - 第26章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6章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第一节立克次体对人致病的立克次体有五个属立克次体属、柯克斯体属、东方体属、埃立克体属和巴通体属。共同特点①大多是人畜共患病原体,引起人类发热和出疹性疾病;②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或为储存宿主;③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光镜下呈多形态性,主要为微,杆状或球杆状,革兰阴性;④除了少数外全是专性活细胞内寄生;⑤菌体内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⑥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⑦对抗生素敏感。一、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一)临床意义1.普氏立克次体是流行性斑疹伤寒(又称虱传斑疹伤寒)的病原体。病人是惟一的传染源,体虱是主要传播媒介,而非储存宿主。传播方式为虱-人-虱

2、,体虱仅是传染媒介。莫氏立克次体地方性斑疹伤寒(又称鼠型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啮齿类动物是主§宿主,传播媒介是鼠蚤或鼠虱。鼠蚤叮咬人体时,常排粪于皮肤上,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从抓破的伤口进入人体。若有人虱寄生,可通过人虱为传播媒介,继发性地在人群中传播。致病物质有两种,其一是内毒素,主要成分为脂多糖(LPS);其二为磷脂酶A,能损伤宿主细胞膜及溶解胞内吞噬体膜,以利于病原体穿入宿主细胞并在其中生长。普氏和莫氏立克次体所致的斑疹伤寒症状相似,以高热、头痛、全身皮疹为主要特征。伴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症状和实质性器官损伤。(二)微生物特性1.比细菌小,呈多形态性,在感染细胞内聚集

3、成团,分布在胞质内,Gimenez法染色后呈红色,外表含有微荚膜结构。2.必须在真核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培养时需要C02。通常采用5-9日龄鸡胚作卵黄囊接种,于32℃-35℃孵育4~13d内死亡,鸡胚死亡时间与接种剂量大小呈直接相关。普氏和莫氏立克次体能在多种单层细胞上生长繁殖。豚鼠可作立克次体的初代分离。3.有群特异性和种特异性两种抗原。大部分立克次体与普通变形杆菌X菌株的菌体耐热多糖抗原有共同的抗原性,故可用这些菌株代替立克次体抗原进行凝集反应去检测抗体,这种交叉凝集试验被称为外斐反应,可供辅助诊断。外斐反应立克次体病变形杆菌OX19变形杆菌OX2变形杆菌OXk流行性

4、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斑点热++++/++/++++-恙虫病--++++腺热--++(三)微生物检验1.标本采集(1)病人血液标本:发热期均有立克次体血症,在急性期较易检出立克次体。争取在用抗生素前采血,立即床侧接种。(2)活检或尸检材料:肺、肝、脾、淋巴结、心瓣膜等标本。2.标本直接检查(1)免疫荧光检测用于脏器检查。制备标本片薄而均匀,组织结构清晰,固定后用荧光抗体染色,常见脾、肺及心瓣膜中有立克次体,也可在肝、肾及皮疹活检组织中检出。(2)核酸检测PCR敏感性高,所需样品量只需ELISA实验的1/5。以编码17kD蛋白的基因和编码普氏和莫氏立

5、克次体169kD蛋白的基因作为扩增靶区。引物R17-1、-2在65℃条件下能扩增普氏和莫氏立克次体DNA。在琼脂凝胶上产生一条340bp的核酸带;引物R169-1、-2仅能扩增普氏立克次体DNA,产生一条432bp的核酸带。两种引物同时使用,扩增后普氏可产生340bp和432bp两条带,而莫氏只产生340bp一条带。该法敏感性可达0.05ngDNA水平,重复性好,操作方便,对两型立克次体早期、鉴别诊断以及自然生态宿主调查研究具有较大价值。3.分离培养(1)动物接种选用健康雄性豚鼠接种以便观察阴囊肿胀现象。每日测体温,至40℃发热时采血或脏器悬液、接种鸡胚卵黄囊或细胞培养以

6、分离立克次体;感染莫氏立克次体豚鼠在发热1—2日内出现阴囊红肿,解剖可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充血、脾大2-3倍,有腹水;有阴囊反应者,睾丸有小出血点,鞘膜充血并有浆液性渗出物等。鞘膜涂片可查到立克次体。(2)鉴定用免疫荧光法鉴定感染动物脏器、鸡胚卵黄囊、细胞培养物中的特异性抗原以已知抗原测定动物恢复期血清中的相应抗体。必要时用补体结合试验、微量凝集试验等,作群和种的鉴定。(3)分离株繁殖及保存①鸡胚卵黄囊培养收获卵黄囊,经涂片染色镜检,含立克次体较多而又未发现细菌的卵黄囊膜,或将其作成适当浓度的悬液置-70℃冰箱保存,或冰冻干燥保藏;②细胞培养:选鸡胚、成纤维、人羊膜、He

7、La等细胞,接种培养、鉴定后将立克次体大量繁殖的感染细胞置-70℃储存。4.抗体检测立克次体病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除外斐反应、间接免疫荧光(IFA)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外,还有补体结合(CF)试验、微量凝集(MA)试验、间接血凝(IHA)试验、胶乳凝集(LA)试验等。(1)外斐反应除Q热、立克次体痘及罗沙利马体感染为阴性外,其他为阳性。患者OX凝集素上升较晚,在病程2周左右方出现阳性,病程中双份血清试验,若效价有4倍增长,方有诊断意义。有些病例在病程中效价不见上升,约15%的经疫苗接种后感染斑疹伤寒的病例。有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