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鱼回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斑点叉尾鱼回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ID:13382390

大小:7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2

斑点叉尾鱼回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_第1页
斑点叉尾鱼回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_第2页
斑点叉尾鱼回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_第3页
斑点叉尾鱼回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_第4页
斑点叉尾鱼回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斑点叉尾鱼回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斑点叉尾鱼回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斑点叉尾鱼回生长快,个体大,食性杂,抗病力强,起捕率高,适温广,且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无肌间刺,加工性能良好,加工出口前景十分广阔,因而深受消费者和养殖者的青睐。近年来,斑点叉尾鱼回作为养殖新品种得以迅速推广,苗种供应成为养殖的瓶颈。现将斑点叉尾鱼回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第一章亲鱼选择和培育斑点叉尾鱼回的人工繁殖方法可分为池塘法、围栏法和水族池法。因池塘法具有投资少、易操作等优点而广泛采用,这里将着重介绍斑点叉尾鱼回的池塘人工繁殖法。第一节生殖器官及怀卵量斑点叉尾鱼回雄鱼生殖器官包括精巢、输精管。精巢一对,

2、长条分枝状,精液似水状,不易挤出。雄鱼在全年各个月份,都具有生命力的精子,能多次排出精液。雌鱼卵巢一对,长袋状,右侧略大。雌鱼在性成熟后每年产卵一次。成熟卵细胞呈椭圆形,深桔黄色,卵沉性,卵膜较厚,受精后卵呈粘性,卵粒相互粘结成不规则块状。卵半透明,卵黄丰富。产卵数根据亲鱼大小有差异,雌鱼体重在1.8公斤以下每尾可产卵4000粒,体重4.5公斤可产卵3万粒。据蔡焰值(1988)等报道,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相对怀卵量为每公斤3913~15060粒。第二节亲鱼选择亲鱼选择是人工繁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人工繁殖的成功与否及繁殖苗种的数量和质量。选择性成熟雌鱼时

3、,要求其腹部膨大柔软,有弹性,将鱼尾部向上提起时,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略圆,稍大,红肿,微向外突,用挖卵器检查卵粒如见到卵核偏位比例较大时即可催产。成熟雄鱼一般体色呈深灰色或灰黑色,腹部扁平,生殖器管状,末端尖细突出。在池塘培育条件下,三龄鱼有16%能顺利产卵,但其怀卵量少;四龄鱼可在6月中旬产卵,怀卵量大,产卵率高。故选择亲鱼最好在四龄以上,重1.5公斤以上,体长30~51cm。第三节亲鱼的培育亲鱼培育是人工繁殖的重要一环,它决定着人工繁殖成功与否及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和苗种成活率的高低。1、池塘选择亲鱼池以3~4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产卵水深

4、在1.3米左右为好。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池底平坦少淤泥。以硬底质或沙底质为最好。亲鱼放养前应对亲鱼池实施严格消毒,消灭野杂鱼。进排水口应设栏鱼设施,防止亲鱼逃逸和野杂鱼进入池塘。2、放养密度和性比斑点叉尾鱼回亲鱼的放养密度为每亩放养量为30~50尾,并搭配体长10~13cm鲢、鳙鱼种以控制水质,亩放养量250~300尾。由于斑点叉尾鱼回的食性与鲤、鲫鱼相似,且争食能力不及鲤鲫鱼,因此斑点叉尾鱼回的亲鱼池中忌放鲤鲫鱼,以免争食而影响亲鱼性腺发育。自行产卵则雌雄比以2∶1或3∶2为宜。3、饵料及投喂越冬前的亲鱼应采取精养培育,投喂人工配

5、合饲料。利用鱼粉、豆饼、玉米、麦麸、米糠及添加剂配制蛋白质为33~36%、脂肪为7.3%的配合饵料投喂,水温5~12℃时投饵率为1%,12~21℃时为2%,20~35℃时为3~4%,并参照鱼在15分钟内能摄食完为标准进行喂养。在有条件的地方在亲鱼产卵前30天左右,每10~15天投喂一次动物性饵料(如禽畜下脚料、小杂鱼等)。要注意雌雄亲鱼和不同大小亲鱼之间的争食现象,雌亲鱼性情温和,争食力弱,经常不能饱食,会导致产卵困难。雄鱼一般生长状况良好。不同大小不同性别亲鱼在同一池中培育,要保证雌亲鱼顺产,必须增加投饵面积和数量,但投喂次数不要太多,每天一次即可。

6、4、亲鱼池管理:亲鱼池要求水质清新,溶解氧在4mg/L以上,透明度40厘米左右,PH值6.5~8.5,无野杂鱼。防止亲鱼池浮头泛池。每隔10~15天冲水一次,以刺激亲鱼性腺发育。观察亲鱼摄食状况,投饵过多或过少均会对亲鱼产生不利影响。第二章产卵孵化斑点叉尾鱼回的池塘繁殖方法可分为三种:一是在池塘中自行产卵孵化,然后收集鱼苗;二是自行产卵,人工孵化;三是人工催产孵化。其中第一种方法孵化率极低,且鱼苗在亲鱼池中数量无法估计,收集鱼苗也难以进行,故一般不被采用;而第三种方法因雄鱼精液无法挤出,只能用杀鱼得精进行人工授精,这对保护亲鱼不利,亦不常被采用。现分别介

7、绍如下:第一节自行产卵孵化由于产卵与孵化在同一池中,故必须对池塘进行严格消毒,防止野杂鱼吞食鱼苗,并注意水质因鱼苗数量不断增加而恶化,应尽可能捞出鱼苗转专池培育。产卵管理期间每隔10天左右应加注新水,使溶氧保持在5~6mg/L以上,透明度45厘米以上,水深1.2米左右。鱼苗收集有两种方法,一是在清晨至日出以前,处于混合营养阶段的鱼苗喜集群在水表游动,可直接用捞子捞取;其二待鱼苗长至2厘米以上后,首先用网目大于5厘米以上的网将亲鱼抬取(或隔离),然后用鱼苗网将鱼苗捕起。第二节自行产卵、人工孵化这是在亲鱼池中放置产卵巢使其产卵,再收集受精卵(块状)运到孵化

8、场,经消毒后进行人工孵化。现着重介绍本方法。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