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苏教版语文七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ID:13391940

大小:5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2

苏教版语文七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1页
苏教版语文七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2页
苏教版语文七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3页
苏教版语文七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4页
苏教版语文七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七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主(zǎi)__(bèng) 发轻风(màn)______舞呼(péng) 引伴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苏州是闻名瑕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美称。苏州的水从任何时候看来都是格外美丽、别据一格的。在薄雾的清晨里,楼房的影子在飘着雾气的水面上若隐若现,显得十分神秘,这如同梦幻般的感受富予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当太

2、阳升起来的时候,澄清得如银镜般的水便映入我们的眼帘:水中的倒映与现实形成一幅完美的画卷。错别字改正3.默写(8分)①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②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__________《十五夜望月》)③晴空一鹤排云上,___   _______。 (刘禹锡《秋词》)④        ,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⑤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⑥________  ___,我言秋日胜春朝。⑦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4.读下

3、面一则材料,仔细思考,把你的发现写下来(3分)有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沿河两岸的动物进行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并且奔跑能力也不一样,东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对这些差别,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除了东岸有狼群活动以外,其他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在这位动物学家的倡议下,动物保护协会做了一个实验,在河东西岸各捉了10只羚羊送到对岸,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只剩下了3只,动物学家发现,另外7只都被狼吃掉了。5.口语交际。(4分)  谁让自修课讲话了,谁在

4、课堂上传纸条了,谁在操场上打篮球回来晚了……这些情况,老师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原来是有人向老师打了“小报告”。对于向老师打“小报告”这种行为,一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你是怎么看待打“小报告”这种行为的?请说说你的认识和理由。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3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4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6.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7.诗歌的尾联反映出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7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

6、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8.下列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2分)()()A.自非亭午夜分B.隐天蔽日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千万蔽地(《以虫治虫》)C.或王命急宣D.春冬之时绝壁或十许丈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E.不以疾也徐喷以烟(《幼时记趣》)9.“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10.课文为何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景色?谈谈你的看法。(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10分)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

7、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冽,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钦⑤之,竞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选自《陶庵梦忆》)【注】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李岕(jiè)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这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伶。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③呆白:苍白。④苍头:指以青色包头巾裹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⑤欱(

8、hē):通“喝”。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万山载雪()(2)余勉强举大觥敌寒()(3)竞不得醉()(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