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学案

《滕王阁序》学案

ID:13391959

大小:2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2

《滕王阁序》学案_第1页
《滕王阁序》学案_第2页
《滕王阁序》学案_第3页
《滕王阁序》学案_第4页
《滕王阁序》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滕王阁序》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编号:2G11YW005编写:刘娟琴审核:肖毅编写时间:2012年9月学案§第5课:滕王阁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本文用典的内涵;梳理相关的文言文知识;2.熟读本文直至背诵,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和形式美。【学习课时】4课时【学习方法】查阅资料、信息筛选、批注式阅读、交流讨论、启发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1、关

2、于“骈文”和“序”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东阳马生序》。宴集序是指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

3、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2、关于作者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称“初唐四杰”,王勃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名作,名句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开阔。《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传为佳话。年十四,中第,做过几任小官,后因写了一篇代沛王鸡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本是游戏之作,竟获罪被革职。以后官为参军,因杀死官奴,几获死罪,其父也被贬为交趾令。这次去交趾省父,路过而作序,名声大作。

4、后渡海溺水而死,年仅二十六岁3、写作背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落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当然不悦,便拂衣而起,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

5、头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他心里想,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滕王阁座落于江西南昌赣江与抚河故道的汇合处。滕王阁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始建而得名。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4、关于“用典”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

6、与典雅者,即称“用典”。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用典既要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行文思路】1.整体感知:本文原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运思谋篇,都紧扣这个题目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字来写;第2段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都是浓墨重彩,写出了滕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色,紧扣题目“秋日”、“登滕王阁”六字来写;第3段由对宴会的描写转而引出人生的感慨

7、,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最后一段自叙遭际,表示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由此看来,全文层次井然,脉络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2.理清文章结构:运思谋篇,无不统于题目之下。第一节点题——第二节近境——第三节远近结合——第四节远境感悟——第五节抒怀励志——第六节自我介绍兼回收题意——第七节收篇致谢。结合课文,分析文中的每一个段落大意并在横线上填出关键的词语:第一部分(1节):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扣“洪府”)第二部分(2

8、—3):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扣“秋日登阁”)第三部分(4—5):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扣“饯”)第四部分(6—7):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扣“别”)【课前准备】1、请完成《金太阳·导学案》上归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