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丁周升

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丁周升

ID:13393091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2

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丁周升_第1页
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丁周升_第2页
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丁周升_第3页
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丁周升_第4页
资源描述:

《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丁周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丁周升金寨县水利局,安徽金寨摘要:水库渗漏是水库工程经常发生的病害之一,一般可以分为坝体渗漏、库底及坝基渗漏、坝端渗漏和绕坝渗漏。阐述了土坝渗流破坏的类型、原因及危害,介绍了防渗加固的原理,并对几种常用的防渗方法进行论述。关键词:水库堤坝渗漏防治措施水库堤防渗漏通常是指水体向围护区(库盆、堤防保护区)以外渗流而产生水量漏失的现象。如防渗处理不当,可能造成水库围坝或坝基的渗漏量较大,不能有效地蓄水,可能造成坝后农田村庄的浸没和土地盐碱化,可能造成渗透出逸坡降大于允许值,形成渗透破坏致使水库溃坝,因此应采用切实有效的防渗处理方案。本文主要针对水库、堤防等挡水建筑物的

2、渗漏问题,同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和处理方法。1水库堤坝破坏的类型及成因坝体的病害一般表现在渗透破坏和变形破坏。坝基下的渗透水流,使岩土体中的某些颗粒移动或颗粒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渗透变形或渗透破坏。变形破坏是由于渗流作用下,抗剪强度降低,某些部位产生不均匀变形、裂缝、下滑、产生变形,分为滑坡、崩岸几种形式。水库堤防渗透通常是指水体向围护区(库盆、堤防保护区),以外渗流而产生水量漏失的现象。如其渗漏量较大,将显著降低水库效益;降低软弱结构面强度,使某些岩土或断裂带充填物产生渗透变形;造成相邻低谷、洼地或坝基扬压力增加;下游地下水位抬升、建筑物地基浸没、失稳。渗透变形对

3、影响土石坝稳定极大,根据美国发表的资料,在破坏的土石坝中,有40%是由于坝基或坝体土的渗透变形所造成。我国对有问题的土石坝的调查中发现由渗透变形所引起者竟达60%。此外防洪堤和边坡的塌滑,岩溶区覆盖土层中洞穴和地表塌陷的形成,供水井、坝基排水孔和减压井的淤塞,开挖基坑和地下工程中遇到的流砂,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裂隙和洞穴中松散物质的带出等都是由渗透变形引起的。某水库条石拱坝由于清基不彻底,在拱基下发生渗透变形,不仅把红色风化泥岩裂隙中的粘土冲蚀,而且把泥岩也冲蚀了7m深,连同被冲蚀的坝身成为一个高13m,宽8m的冲蚀洞。从渗透破坏发生的机理角度,可以将渗透破坏分为四种类型:流土、管涌、

4、接触冲刷、接触流土。2水库堤坝除险加固的防治方法水库堤坝除险加固就要控制坝基及地基的渗流,其主要任务可归结为三点:一是尽量减少渗漏量;二是提早释放渗透压力,保证地基与水工建筑物有足够的静力稳定性;三是防止渗透破坏,保证渗透稳定性。在工作实践中具体有以下6种方法:1)背水侧压渗盖重。当背水侧地型条件允许时,采用封闭式垂直防渗幕墙又造价高时,采用背水侧压渗盖重,可以避免在压盖范围内出现管涌。计算出的后盖宽度很长时,可在后盖末端设减压沟(井)以缩短后盖宽度。压盖在实际应用上比较广,施工简单,堤防稳固性好,工程投资少。压渗盖重的形式很多,可以由不透水的变换到完全自由排水的,实践中应根据各自情况,

5、采取不同型式,以达到渗水不渗土的目的。一般要与排水沟联合使用,此时排水沟应布置在盖重的端部。2)垂直防渗处理地基。垂直防渗特别适用于地基透水层较薄、隔水层较浅的情况,此时可以做成封闭式防渗幕墙,堤基的渗流量和扬压力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可以达到根治堤基渗透破坏的目的。我国先后研究开发了射水法、锯槽法、两钻一抓等薄墙施工技术。封闭式防渗墙,由于墙体截断了渗流途径,除险效果非常明显,但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来地下水的自然平衡关系,产生一些不良的水环境后果。对透水层较厚,隔水层较深的双层堤基,采用封闭式垂直防渗墙,施工难度大且造价太高,必须在勘察资料充分并经渗流计算充分沦证后方可采用。垂直防渗应

6、布置在临水堤脚或堤顶靠临水侧。垂直防渗幕墙可以采用射水法、锯槽法、轮铣法、高喷灌浆等成墙技术进行施工。3)减压井。单从渗流计算结果看,减压井减压效果非常显著,是管涌除险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几乎适用于所有管涌堤基的除险。但是传统减压的最大的问题是淤堵。减压井的淤堵,与减压井过滤器的位置、结构、材料以及地下水质等密切相关。减压井系统应尽量布置在背水堤脚附近,以便有效控制堤基渗流。但从堤防抢险的安全性考虑,减压井一般是布置在背水侧压渗盖重端部,并与明沟相通,渗水通过明沟排走。减压井的间距一般为15~20m。减压井的透水管段应设在主要的透水层,在堤基为分层结构时更是如此。透水段的长度应大于主要

7、透水层厚度的25%,一般多采用50~75%。井口高程越低,减压效果越好,但井口高程应高于井不排水时排水沟中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以防泥水倒灌。减压井的内涝问题,在设计中应引起重视。4)滑坡体的清除。堤坝滑坡又称脱坡,一般是由于水流淘刷、内部渗水作用或上部压载等所造成。滑坡的抢护原则是“削坡减载,固脚压重”,设法减少滑动力并增加阻力。对因渗透作用引起的滑动,必须采取“前截后导”的措施,加强防渗与排水。浅层滑坡可将滑动体全部挖除,重新回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