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整合:中国近现代史

通史整合:中国近现代史

ID:1341340

大小:7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1-10

通史整合:中国近现代史_第1页
通史整合:中国近现代史_第2页
通史整合:中国近现代史_第3页
通史整合:中国近现代史_第4页
通史整合:中国近现代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史整合:中国近现代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第一单元中西文明的碰撞及中国近代化的起步1840-1895年政治一、列强侵华:1-2-1-1(必修一专题二第一节第一目)1.鸦片战争(1840-1842):根本原因——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虎门销烟结果:《南京条约》(“五议(亿)港元”)及其附件A割地。割香港岛让给英国。(港)B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五)C赔款2100万元。(元)D英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议(亿))《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影响:中

2、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爱珲条约》等,火烧圆明园二、维权斗争1-2-21.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1841年2.左宗棠收复新疆三、中国的探索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反侵略反封建斗争)1-3-12.地主阶级探索强国之路的主张与实践A抵抗派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B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经济一、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2-1-1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变

3、化:(由封建经济——多种经济的出现)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内容(表现):小农经济逐步瓦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随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消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2-2-1-2A60年代——70年代“自强”:军事工业的性质是封建性的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局,崇厚经营天津机器制造局。B70年代——90年代“求富”:民用工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C筹建海军:1

4、9世纪70年代中开始,80年代中建成三支,1885年设立了海军衙门D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60-70年代)2-2-1-2原因:自然经济解体加快;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开始创办近代企业。出现:分布:东南沿海即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这里自然经济解体早)企业:方举赞创办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创办南海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经营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作用:在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冲击了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在

5、器物层面学习西方3-3-1-11.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2.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社会生活2-4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第二单元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为中心的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895-1919年政治一、列强侵华:1-2-1-11.1883-1885中法战争2.1894-1895甲午战争《马关条约》(1895)(一厂、二亿、三岛、四埠)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三岛);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二亿);C开放

6、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四埠);D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一厂)。3.瓜分中国狂潮:1-2-1-2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1899年美国“门户开放”政策4.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1-1《辛丑条约》(1901)(赔、划、拆、惩、改)A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赔)。B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拆)。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

7、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划)。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记不叙用”(惩)。E总理衙门必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改)。5.扶植袁世凯上台(日本)6.袁世凯死后,列强各自扶植一派军阀,割据中国二、维权斗争1.黄海海战:甲午战争中左宝贵、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林永升1-2-2-32.台海人民反割台斗争1-2-2-33.义和团运动(1898——1900)1-2-2-4三、中国人民的探索1.民族资产阶级维

8、新派探索强国之路的主张与实践——戊戌变法2.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探索强国之路的主张与实践——辛亥革命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民主、自由、)孙中山、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②革命团体的建立: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③革命政党的建立:同盟会(1905年)④革命纲领的制定:旧三民主义(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民权、民生。)⑤武昌起义(1911)⑥中华民国成立(1912)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