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7~2018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

【精品】2017~2018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

ID:13414019

大小:1.12 MB

页数:137页

时间:2018-07-22

【精品】2017~2018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_第1页
【精品】2017~2018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_第2页
【精品】2017~2018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_第3页
【精品】2017~2018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_第4页
【精品】2017~2018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2017~2018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目录l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l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l第3课宋明理学l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l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l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l第7课启蒙运动l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l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l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l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l第12课探究生命起源之谜l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l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l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l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l第17课毛泽东思想l第18课新时期

2、的理论探索l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l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l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l第22课文学繁荣l第23课美术的辉煌l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2017~2018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重点】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早期儒学三大家的主要观点【教学难点】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电影《孔子》引出课题:前段时间有一部热播电影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不少的电影人甚至社会学者,历史学家都对它表示了极

3、大的兴趣。对于这部影片,褒贬不一,它就是《孔子》。由胡玫执导、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于2010年1月22日正式全国公映。电影描写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51岁出任中都宰一直到其73岁病逝这段经历,并挑选了最有戏剧性的堕三都、周游列国、陈蔡被围等重要经历进行改编。(播放《孔子》的系列剧照。)提问:影片《孔子》的时代背景,大家知不知道?答案春秋战国时代。导入新课影片的主角是孔子,但是,其实在那个时代,有很多孔子一样伟大的人物。那个时代,是我国思想文化的一次大潮流,无数学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它不仅仅是

4、一个诸侯争霸的时代,也是一个各种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的时代。二、教授新课(一)1.“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百家争鸣”的含义提问:何谓“百家争鸣”?提示:“百家”与“争鸣”各自含义。答案:教师通过投影解释【二次备课】第134页共137页2017~2018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A.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B.所谓“争鸣”是指争论和辩难C.“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按照本

5、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原因)结合课本,请学生先思考、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幻灯片演示第一,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第二,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第三,科技上的进步。第四,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第五,学术自由的氛围。此外,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

6、借鉴。这也是促成百家争鸣的另一重要因素。诸子百家(1)墨家——墨子简介资料链接: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而死者,不可胜数。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提问:从上述史料中,你能分析出墨子的主要观点吗?答案:兼爱、非攻、尚贤(2)道家——老庄老子,传说姓李名耳,生卒年不详。春秋晚期楚国人。资料链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从资料分析老子的思

7、想观点:“道”是本原,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朴素辩证法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资料链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第134页共137页2017~2018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从资料分析庄子观点:继承发展老子的思想,把世间万物都看做相对的(4)法家——韩非子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时期韩国人,是法家集大成者。资料链接: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8、从上述资料分析韩非子观点:答案:以法治国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影响概括而言: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5.列表法小结儒墨道法四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主要流派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儒 孔孟 略墨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道 老庄无为而治以及朴素的辩证法法 韩非 专制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