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成长

ID:13415591

大小:62.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7-22

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成长_第1页
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成长_第2页
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成长_第3页
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成长_第4页
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成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成长主讲:李旭东(如东县实验中学)个人简介:李旭东,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南通市名师培养对象,县语文学科带头人,如东县实验中学教科室主任。听讲对象:如东县实验中学全体教师讲座时间:5月14日不久前在“教育在线”上看到了一篇题为《今天的教师该拿什么来面对“本领恐慌”?》的文章,其中说道:有的教师感叹道,如今的教师实在不好当。上课的时候,面对着坐在下面的学生时不时的追问,常常显得底气不足。尤其是在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方面,如今的学生往往走在了老师的前面。由此,诸如知识恐慌、本领恐慌、职业

2、生存方式恐慌、角色恐慌在为数不少老师中弥漫开来。(这里还不排除导致我们心理压力的考试,为什么不谈考试压力以及升学压力,我个人认为教育的关注点应该在人身上,而不在没有生命的分数上,只有改变了这样的观念,对教育才能有哲学的思考,社会的思考,责任的思考。)由此思考中这样一个命题:“为学、为人、为师”。这一顺序是我的个人认识,是从教师的角度来思考的,教师首先应该“为学”,清人彭端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为学一首示子侄》其中有这样一句话:“25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成长主讲:李旭东(如东县实验中学)个人简介:李旭东,中学高级教师,南

3、通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南通市名师培养对象,县语文学科带头人,如东县实验中学教科室主任。听讲对象:如东县实验中学全体教师讲座时间:5月14日不久前在“教育在线”上看到了一篇题为《今天的教师该拿什么来面对“本领恐慌”?》的文章,其中说道:有的教师感叹道,如今的教师实在不好当。上课的时候,面对着坐在下面的学生时不时的追问,常常显得底气不足。尤其是在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方面,如今的学生往往走在了老师的前面。由此,诸如知识恐慌、本领恐慌、职业生存方式恐慌、角色恐慌在为数不少老师中弥漫开来。(这里还不排除导致我们心理压力的考试,

4、为什么不谈考试压力以及升学压力,我个人认为教育的关注点应该在人身上,而不在没有生命的分数上,只有改变了这样的观念,对教育才能有哲学的思考,社会的思考,责任的思考。)由此思考中这样一个命题:“为学、为人、为师”。这一顺序是我的个人认识,是从教师的角度来思考的,教师首先应该“为学”,清人彭端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为学一首示子侄》其中有这样一句话:“25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

5、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这说明不管谁,都应该学习。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从为人的角度来说,但离不开学习。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是从

6、为师的角度强调了“惑”,也可以理解为反思。以上理解,仅仅是我从社会人的角度来思考的,强调了一个自然人,必须首先为学,然后为人。在此基础上来思考一下教师的角色,传统的教师是老师,向学生传授“术业有专攻”、“闻道在先”的知识。但信息社会背景下,许多知识领域,不少老师并不比他们的学生知道或掌握得更多。年龄的增长并不与知识成正比,权威的树立也不再和年龄密切相关。教师的专业化已经收到严重的威胁,仅仅靠已有的知识结构开始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由此,教师只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自身发展。25探讨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注意到教师的个

7、体成长和群体发展。个体的成长主要是个人的素质的提升,群体的发展主要是管理的发展路径。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课题时,我仔细地研究了有关教师专业的理论,在基本了解了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架构之后,我从当今较为前沿的理论中筛选了两大理论——叶澜的“新基础教育”和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叶澜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在指导教师个人成长方面极具指导意义,朱永新的“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对教育管理极具操作性。华师大教授、博导、新基础教育奠基者叶澜教授构建了教师专业素养,主要由四部分构成: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具体而言,即在认识基础教育的

8、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知识结构。即多维度、多层次的复合知识面及相互关联。包括:科学与人文的基本知识;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运用的技能、技巧;一至二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教育学科知识。新的能力结构。即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包括: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他人包括学生、其他教师、学生家长、主管领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