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与结构总结1

建筑力学与结构总结1

ID:13416512

大小:210.5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2

建筑力学与结构总结1_第1页
建筑力学与结构总结1_第2页
建筑力学与结构总结1_第3页
建筑力学与结构总结1_第4页
建筑力学与结构总结1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力学与结构总结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楼梯1.按结构形式及受力特点不同将楼梯分为梁式楼梯和板式楼梯。2.阳台,雨篷,屋顶挑檐等是房屋建筑中常见的悬挑构件。第五章抗震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四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2.根据震源深度d,构造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d<60km),中源地震(60km300km)。3.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这种波称为地震波。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行波称为体波。面波:在地球表面传播的行波称为面波。4.地震灾害会产生:地表破坏,建筑物的破坏和次生

2、灾害。5.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强度或大小的一种度量指标。6.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7.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规范》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将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分为以下四类:甲类建筑: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有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属于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属于抗震次要建筑。8.建筑抗震设防目标:“三水准,两阶段”第一水准:当遭受多遇的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一般应不受到

3、损坏或不需修理仍能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到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可能有一定的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经修理仍能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到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地震影响时,建筑不致倒塌或产生危机生命的严重破坏。第一阶段设计: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盐酸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在小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以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第二阶段设计:在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9.基底隔振技术的基本原理:建筑隔震技术的本质作用,就是通过水平刚度低且具有一定阻尼的隔

4、震器将上部结构与基础或底部结构之间实现柔性连接,使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和加速度大为降低,并由此大幅度提高建筑结构对强烈地震的防御能力。在许多应用实例中,隔振器是安装在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的,因而又称其为基地地震。10.隔震结构体系基本特征:A.隔震装置须具有足够的竖向承载力。B。隔震装置应具有可变的水平刚度。C.隔震装置具有水平弹性恢复力。D。隔震装置具有一定的阻尼和效能能力。第六章砌体结构设计1.砌体结构的优点1)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砌体结构材料来源广泛,取材容易,造价低廉,节约水泥和钢材2)砌体结构构件具有

5、承重和围护双重功能,且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火性,使用年限长,维修费用低。砌体特别是砖砌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明显。3)砌体结构房屋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工程总造价低,而且具有良好的整体工作性能,局部的破坏不致引起相邻构件或房屋的倒塌,对爆炸、撞击等偶然作用的抵抗能力较强。4)砌体结构的施工多为人工砌筑,不需模板和特殊设备,可以节省木材和钢材,新砌筑的砌体上即可承受一定荷载,因而可以连续施工。5)当采用砌块或大型板材做墙体时,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加快施工进度,进行工业化生产和施工。2.砌体结构的缺点1)砌体结构自重大。一般

6、砌体的强度较低,建筑物中墙、柱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较多,是引起结构自重大的原因。因此,应加强轻质高强砌体材料的研究,以减小截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2)砌筑砂浆和砖、石、砌块之间的黏结力较弱,因此无筋气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低,抗震及抗裂性能较差。因此,应研制推广高黏结性砂浆,必要时采用配筋砌体,并加强抗震抗裂的构造措施。3)砌体结构砌筑工作繁重。砌体基本采用手工方式砌筑,劳动量大,生产效率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广砌块、振动砖墙板和混凝土空心墙板等工业化施工方法,以逐步克服这一缺点。4)砖砌体结构的黏土砖用量很大,

7、往往占用农田,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砌块,煤矸石砖、页岩砖、粉煤灰砖等黏土砖的替代品。5.烧结普通砖的规格尺寸为240mm*115mm*53mm6.砂浆包括纯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灰砂浆、黏土砂浆、石膏砂浆(前面两个含水泥)7.砌体的受压破坏特征三个阶段:一、属弹性阶段:此阶段裂缝细小,未能穿过砂浆层,如不继续增加压力,单块砖内的裂缝也不继续发展。该阶段横向变形较小,应力——应变呈直线关系二、若荷载不增加维持恒值,裂缝仍会继续发展,砌体临近破坏三、荷载增加不多,而裂缝发展很快,并逐渐形成上、下贯通到底的通长裂缝

8、,发生明显的横向变形,向外鼓出,导致失稳而破坏。8.单块砖在砌体中的受力特点:1)砖块处于局部受压、受弯、受剪状态2)由于砖和砂浆受压后的横向变形不同,砖还处于侧向受拉状态3)竖向灰缝的应力集中9.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1)块材的强度和块材的形状砌体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单块砖内发生很大的受剪应力,是砌体产生贯通的竖向裂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