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精品学案岳麓版

【精品】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精品学案岳麓版

ID:13419469

大小:2.53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8-07-22

【精品】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精品学案岳麓版_第1页
【精品】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精品学案岳麓版_第2页
【精品】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精品学案岳麓版_第3页
【精品】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精品学案岳麓版_第4页
【精品】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精品学案岳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精品学案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二全册同步精品学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精品学案【岳麓版】目录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13)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2~3)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4~5)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6~7)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8~9)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10~11)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12~13)第

2、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14~27)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14~15)第8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16~17)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18~19)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20~21)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2~23)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24~25)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3、…………………………(26~27)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28~35)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28~29)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30~31)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32~33)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34~35)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36~43)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36~37)第19课经济体

4、制改革…………………………………………………(38~39)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40~41)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42~43)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44~51)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44~45)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46~47)第25课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48~49)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5、………(50~51)必修二全册同步精品学案【岳麓版】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课时课题名称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时间第周星期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李安宁目标识记:农业的起源、农具的进步和水利设施的发展;运用:古代中国自耕农经济的形成。重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我的问题难点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第2~5页,在课本上划出下列问题的答案:(要求:标注清楚,条理化、要点化)(1)中国农业的起源及特征?(2)原始社会、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曹魏及唐代的主要工具有哪些?(3)对比课本第

6、3页下面的两幅图片,划出曲辕犁的突出特点及作用?(4)春秋战国、两汉时期的水利设施?2、请同学们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内展示交流,并相互补充矫正。(1)阅读课本第3页第6自然段,总结精耕细作的含义?(2)阅读课本第5页千耦其耘的含义?个体农耕的含义?54必修二全册同步精品学案【岳麓版】精讲互动1、探究:请同学们围绕下列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各组全班展示学习成果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产业结构——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生产规模——所有制结构——2、精讲:小农经济的特点、地位及作用?经济形态—

7、—耕作方式——生产目的——经营方式——自身局限——达标训练(1-5必做题,6-9选做题,10为拓展题)1、中国农业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A.一万年前B.七八千年C.六千年前D.五千年前2、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六畜”的是()A.牛、马B.鸡、狗C.猪、羊D.兔、鸭3、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这反映了()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4、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

8、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①在汉代就已出现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农民生活艰辛B.土地兼并严重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D.农业和手工业紧密结合6、古代有“闽人以海为田”之说,这种说法突出反映了福建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