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巷简略复习提纲

井巷简略复习提纲

ID:13423824

大小:5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2

井巷简略复习提纲_第1页
井巷简略复习提纲_第2页
井巷简略复习提纲_第3页
井巷简略复习提纲_第4页
井巷简略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井巷简略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里祥云考试时间本周日下午5.6节地点:教一A102名词解释:5题,20分;填空:10题,30分;简答:7题,42分;计算:1题,8分。冻结法1.冻结法的定义、实质和特点答:冻结法是利用人工制冷技术,使底层中的水结冰,把天然岩土变成冻土,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隔绝地下水与地下工程的关系,以便在冻结壁的保护下进行井筒或地下工程掘砌施工的特殊施工技术。其实质是利用人工制冷临时改变岩土性质以固结底层。2.冻结法(氨循环制冷)凿井原理答:3.蒸汽压缩制冷原理(焓熵概念、压焓图、循环系统、热参数计算、中间冷却器、制冷工质、冷媒剂)万里祥云4.掘进段高的影响因素答:影响掘进段高大小的因素很多。地

2、压越大,段高应越小,一般说来,地压随井筒深度增加而增大,而段高却应随之增加而减小。当深度相同时,塑性岩土较非塑性岩土压力大,段高也应相应减小。井筒掘进直径、冻结壁厚度及其形状等,均对段高选取有影响。掘进速度。掘进速度反应了井帮暴露时间的长短。地压不变时,变形随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大。因此,掘进速度快时段高可大一些。冻结壁内之平均温度。冻结壁内平均温度越低,冻土强度就越大,冻结壁的承载能力也就越大,段高相应地可以大一些。冻结壁形成过程。如果采用低温冻结,将大大有利于增加冻土强度和增大段高。5.常用的冻结方案答:一、一次冻全深方案1.单、双排管冻结方案2.异径冻结方案二、分段(分期)冻结方

3、案三、差异冻结方案四、局部冻结方案五、斜井冻结方案6.土中水的存在形式,冻结过程中水的冻结过程、结冰潜热、水分迁移、冻土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冻土力学性质的主要指标、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万里祥云7.竖井冻结温度场的特征面、冻结壁平均温度、冻结壁厚度的影响因素8.冻结井壁的结构类型、复合井壁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注浆法1.注浆法的概念、分类答:注浆法是在裂隙含水岩层或松散的含水砂土层中,注入可凝结的浆液,充塞裂隙堵水或固结砂土、减小涌水,从而改善工程条件,利于井筒施工。注浆法的分类方法很多,通常下列几种:(1)按注浆材料种类分为水泥注浆、粘土注浆和化学注浆;(2)按注浆施工时间不同分为预

4、注浆和后注浆;(3)按注浆对象不同分为岩层注浆和表土层注浆;(4)按注浆工艺流程分为单液注浆和双液注浆;(5)技注浆目的分为堵水注浆和加固注浆;(6)按作用机理分为充塞注浆、渗透注浆和挤压注浆。万里祥云2.常用注浆方式及其特点和使用条件答:1)分段下行式它的优点是由于上段先注好浆,有效地控制了下段注浆时的浆液上冒。缺点是钻孔工作量大、交替作业工期长。在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孔壁不易设止浆塞的岩层和涌水大、厚度大于40m的含水层中施工,较为适用。2)分段上行式它的优点是无重复钻孔,能加快施工速度。该方法适用于注浆深度不大于200m,比较稳定的裂隙岩层。3)一次全深注浆方式这种注浆方式施

5、工简单、工期较短。但由于段高大,浆液扩散不均匀,并且要求供浆的能力较大。在埋藏较浅、裂隙比较均匀的含水层内,采用一次全段注浆为好。3.止浆垫的作用答:止浆垫的作用在于封闭含水层涌水、安装钻孔导管和防止注浆时,浆液从含水层涌入井内。4.理想注浆材料的特性答:一种理想的注浆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1).浆液粘度低,渗透力强,流动性好,能进入细小裂隙和粉、细砂层。这样,浆液可达到预想范围,确保注浆效果。2).可调节并准确控制浆液的凝固时间。可避免浆液流失,达到定量注浆的目的。3).浆液固化时体积不收缩,能牢固粘结砂石;浆液结石率高,强度大。4).浆液稳定性好,长期存放不变质,便于保存运输,

6、货源充足,价格低廉。5).浆池无毒,无臭,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非易燃,易爆之物。5.注浆参数、注浆压力、扩散半径等的影响因素答:注浆参数注浆材料选定以后,必须选择合理的注浆参数与之相适应,才能获得理想的注浆效果,通常所说的注浆参数主要包括:注浆压力、注浆时间、浆液有效扩散半径、浆液流量和浆液注入量、浆液起始浓度和凝胶时间等。注浆参数的选择是注浆设汁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注浆的效果和造价。影响注浆效果的主要参数是注浆压力和浆液注入量。注浆压力注浆压力是浆液扩散、充塞、压实的能量。压力过大,浆液扩散远,耗浆量过大,压力过小堵水效果难保证。注浆压力与被注岩层的埋藏深度

7、、静水压力及岩土的孔隙状态有关。注浆压力随注浆深度增加而增大。一般认为:在粗砂或砾石足以采用低压注入可注性好的浆液;在细砂层中,先以低压注入保证渗透均匀,后期提高压力,以确保有效扩散半径。浆液的有效扩散半径浆液在注浆压力作用下,在岩层裂隙或砂土空隙间的扩散范围,可用扩散半径与有效扩散半径表示。扩散半径与有效扩散半径,在裂隙岩层、由于渗透性及裂隙的不均匀,其值差别很大。有效扩散半径R的大小主要与孔隙大小,浆液粘度、凝胶时问、岩层的渗透系数,注浆压力和浆液注入量等因素有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