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吨污水净化设计方案

4000吨污水净化设计方案

ID:1342795

大小:242.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7-11-10

4000吨污水净化设计方案_第1页
4000吨污水净化设计方案_第2页
4000吨污水净化设计方案_第3页
4000吨污水净化设计方案_第4页
4000吨污水净化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4000吨污水净化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4000吨污水净化设计方案书1.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1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法》(2000年3月)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4月)1.2采用的规范、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供配电系统设计》(GB5

2、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颁布的有关标准及规范》》《控制室设计规定》(HG20508-92)其它相关的国家标准、规范、规程、文件、手册及文献资料。1.3编制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3必须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出发,防止和减少水污染,逐步改善城镇水环境,形成城市发展和污水工程建设同步有序地发展。2.因地制宜的原则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当地的污水排放状况、环境状况、管理水平和技术经济实力,确定城市排水体制,合理选择污水收集系统方案和污水处理工艺。3.远近期结合的原则必须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既要满足远

3、期目标,又要兼顾近期实施的可行性,通过合理分期做到远近结合,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工程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科学、合理的原则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合理利用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确定污水处理程度,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对水体的污染;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应具有高效节能,运行稳定,维护简便的特点,确保处理效果,同时还应妥善处理好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避免二次污染。2设计指标2.1设计进水水量按照安徽芜湖大浦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芜湖的现状,本项目设计总水量为4000m3/d。2.2设计进水水质该地区污水处理厂污水来源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经处理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确定进水水质为:项

4、目CODcrmg/LBOD5mg/LSSmg/lNH3-Nmg/LTPmg/LpH进水水质≤500≤300≤400≤35≤6.06.0-9.0332.3出水水质我公司确认采用其专利技术,处理后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即:单位:mg/L项目CODcrmg/lBOD5mg/lSSmg/lNH3-Nmg/lTPmg/lPH出水水质≤50≤10≤10≤5(T≥12℃)≤8(T≤12℃)≤0.56.0-9.03污水处理工艺3.1处理废水原理1.硅藻物化过程硅藻在精选过程中把与硅藻共生的杂质分离除去,这样使硅藻表面本已平衡的电位形成不平衡电

5、位。在水处理过程中,硅藻精土处理剂被微量加入污水中后,在高速搅拌,或抽吸污水的泵机叶片旋转下,瞬间散于水体之中,硅藻表面的不平衡电位能中和悬浮离子的带电性,使胶体颗粒的胶团结构的ξ电位减小或为零,从而达到胶体颗粒脱稳作用的目的,促使水中的污染物快速絮凝、沉淀。污水相斥电位受到破坏而与硅藻形成缪羽,电价中和并凝集成较大的絮花,借重力沉淀至底部。另一方面,由于硅藻巨大的表面积、巨大的孔体积和较强的吸附力,把超细微粒物质和油类吸附到硅藻表面,形成链式结构。由非晶体活性二氧化硅组成的硅藻,具有在水体中相聚和自由沉降为硅藻饼的性能。再加上精土被改性后产生的絮凝作用,加快硅藻等凝聚到水底形成硅藻饼

6、的速度,使硅藻吸附时电位中和,污染物质瞬间下沉与水体分离33,再加上由硅藻纳米微孔组成的松散超滤层对上升水流的超滤,使超细微粒组成的胶体及细菌被超滤,清水向上流出。实践经验表明,硅藻土物化处理过程对污水中COD的去除率在70%左右,对BOD的去除率在70%左右,对SS的去除率大于90%,对TP的去除率大于92%,氮的去除率为30%左右。2.硅藻生化过程以硅藻土作为生化过程内微生物的载体,采用常规缺氧/好氧工艺流程。通过控制溶解氧来控制好氧池曝气量,一般好氧池溶解氧控制在3.56~4.73mg/L;曝气池硅藻土投加量为50mg/L;污泥间歇地排除,以保持生化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在3

7、000~4000mg/L;处理出水从二沉池溢流出来。通过控制生化池停留时间,达到不同的出水指标。硅藻土载体上生长有大量的活性生物,对污水中的CODcr及氨氮的去除起到积极作用。一方面,通过硅藻土颗粒的吸附、絮凝、过滤作用和硅藻土上生物膜的生物去除作用,硅藻生化工艺对CODcr有较好的去除率(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硅藻土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表明:当停留时间在5h时,对CODcr的去除率达到85.7%);另一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