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哲学原理(整理)

古诗词中的哲学原理(整理)

ID:13429991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古诗词中的哲学原理(整理)_第1页
古诗词中的哲学原理(整理)_第2页
古诗词中的哲学原理(整理)_第3页
古诗词中的哲学原理(整理)_第4页
古诗词中的哲学原理(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中的哲学原理(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如果仔细的加以分析,其中蕴含的寓意深远悠长.现就中小学课本中出现的古诗词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使同学们在欣赏优美诗词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哲学原理.  1、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C)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人们的认识不能统一   C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人们的思维复杂性  D人们的思维可以改变客观对象  2、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主

2、要说明(D)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意识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3、找出与上述诗句意思相近的选项是(C)   A、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D、将欲夺之,必先予之   4、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原上草"的"枯荣"表明(B)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3、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生命运动是最高级的运动开始   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诗句蕴含的哲理是(C)   A、事物的联系是条件的     B、物质是不长久的   C、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D、规律是客观的  6、贾岛的"鸟宿池边树,曾敲月下门"堪称遣词造句的经典。人们写文章之所以要"反复推敲",从哲学上看,就是要(B)   A语不惊人死不休 B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事物 C出奇制胜 D写出好文章  7、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有著名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字从哲学上看

4、是(C)   A客观实际B诗人大脑的产物C诗人对客观实际的认识D诗人的主观想象  8、白居易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D)   A、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 D、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李商隐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告诉我们(C)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      B、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D、事物的前途是光明  10、王维诗"蝉噪林

5、逾静,鸟鸣山更幽"所包含的哲理是(C)   ⑴矛盾和事物不可分          ⑵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⑶事物就是矛盾,矛盾就是事物   ⑷任何两事物都是矛盾关系   A、⑴⑵⑶⑷B、⑴⑵⑶C、⑴⑵⑷D、⑵⑶⑷  11、杨万里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C)   A、事物随人们的心情而变    B、不同时代,规律有不同的表现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就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12、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A)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书是知识的源泉   C、科学的发展需要想象    D、要爱护环境  13、"春江水暖鸭先知"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A)哲理   ⑴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看  ⑵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   ⑶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              ⑷事物联系可以主观臆造  14、上句诗体现了认识论的(C)哲理   A、客观事物变化导致认识的变化  B、人与万物相区别的特点在于人具有

7、主观能动性   C、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认识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变化是直接相通的  15、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C)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   C、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16、苏轼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蕴含哲理是(B)   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  ⑵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⑶矛盾双方的对立无条件存在      ⑷任何事物

8、都有自身优点和缺点   A、⑴⑵B、⑴⑶C、⑵⑶D、⑵⑷  17、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D)   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D、新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