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常用感光元件尺寸对照表

数码相机常用感光元件尺寸对照表

ID:13432056

大小:324.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2

数码相机常用感光元件尺寸对照表_第1页
数码相机常用感光元件尺寸对照表_第2页
数码相机常用感光元件尺寸对照表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码相机常用感光元件尺寸对照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数码相机常用感光元件尺寸对照表 (2013-02-1715:51:38)转载▼标签: 娱乐分类: 杂文     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传感器画幅标准(如刚刚发布的尼康1系列V1/J1、索尼RX100都采用了1英寸的CX画幅),一些单反传感器的尺寸也悄悄的出现了“缩水”。比如当时的佳能30D的CMOS是22.5×15mm,到了7D/60D变成了22.3×14.9mm,尼康D70s的CCD是23.7×15.6mm,到了D7000/5100变成了23.6×15.6mm。为了适应新的数码相机传感器的尺寸标准,特将目前最新型号数码相机/数码单反经常采用的成像传感器尺寸

2、按比例制作成图片、表格进行对比。 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CCD/CMOS相当于传统相机的底片。家用小数码相机(DC)的CCD尺寸通常有1/2.5英寸、1/1.8英寸、2/3英寸等,它们有什么不同?这一尺寸会影响到数码相机的什么功能?  数码相机规格表中的CCD/CMOS一栏经常写着“1/2.5、1/1.8英寸CCD等。这里的“1/2.5英寸”就是CCD的尺寸,实际上就是CCD对角线的长度。不过,这里的1英寸并不等于25.4mm,而是1英吋CCDSize=长12.8mm×宽9.6mm=对角线为16mm之对应面积。也就是说1英寸相当于16mm。因为在CCD/CMOS成像元件

3、问世之前,电视摄像机中采用的是真空管成像元件,那时的传感器尺寸指的是真空管的外径,即包含了外层玻璃管的尺寸,1英吋真空管的内径(成像圆直径)为16mm,已经成了一种行业“规范”,因此,到了CCD/CMOS成像元件问世后,也就沿用了这个“规范”。真空管影像传感器  有了固定单位的CCD尺寸就不难了解余下CCD尺寸比例定义了,例如:1/2"CCD的对角线就是1"的一半为8mm,面积约为1/4,1/4"就是1"的1/4,对角线长度即为4mm。           目前市面上消费型数码相机的数量几乎占掉了总产量的7成,这一类型的特色多是轻薄短小,使用感光器件的长宽比皆为4:

4、3,并且清一色都是1"以下的设计;比较常见的有:1/2.7"、1/2.5"、1/2.3"、1/1.8"、2/3"等。数码单反(DSLR)的CCD或CMOS因为所使用的长宽比由4:3改成3:2,就不以对角线“英吋”作为表达方式,而改为与135相机(底片尺寸36×24mm)相同的直接称呼,比这小一号的或称为APS(25.1×16.7mm)/APS-C尺寸(23.7×15.6mm)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了补足APS-C以下的CCD尺寸空间,由日本Olympus主导的4/3系统(比一般消费型数码相机的1吋型CCD再大上1/3(22.5÷16mm)),但比例不是3:2而是4:3,

5、是故沿用“英吋”的称法,命名为4/3或是1又1/3。          现有的普及型数码相机(DC)一般采用1/2.3、1/1.8、2/3英寸等尺寸的CCD/CMOS。而单镜头反光式数码相机(DSLR)则采用较大尺寸的CCD/CMOS。CCD/CMOS是受光元件(像素)的集合体,接收透过镜头的光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在像素数一样的情况下,CCD尺寸越大单位像素所占的面积就越大。这样,单位像素可以收集更多的光线,有利于降低高感光度时的图象噪点、提高画质。这也就是普通DC的感光度到了ISO400图象噪点就惨不忍睹,而DSLR的感光度提到ISO1600以上图象质量仍然相当好

6、的原因。        目前非全副数码相机大都采用APS-C尺寸,尼康、索尼、宾得、三星、富士数码单反APS-C感光器件的边长(或对角线)是全画幅(36×24mm)的约1/1.5,因此其镜头的焦距转换系数为1.5倍,而佳能的APS-C画幅感光器件尺寸略小一点,边长是全画幅的约1/1.6,焦距转换系数为1.6倍。例如:同样是18-55mm的套头,尼康APS-C数码单反的等效焦距(1.5×)约为27-82.5mm,而佳能APS-C数码单反的等效焦距(1.6×)约为28.8-88m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