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顶篷内饰生产线的研究与开发

汽车顶篷内饰生产线的研究与开发

ID:13454100

大小:928.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7-22

汽车顶篷内饰生产线的研究与开发_第1页
汽车顶篷内饰生产线的研究与开发_第2页
汽车顶篷内饰生产线的研究与开发_第3页
汽车顶篷内饰生产线的研究与开发_第4页
汽车顶篷内饰生产线的研究与开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顶篷内饰生产线的研究与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汽车顶篷内饰生产线的研究与开发课题意义的说明汽车内饰件主要是指安装于汽车内的仪表板、座椅、方向盘、门内板、顶篷、扶手、行李箱内衬以及发动机罩盖内衬等由塑料制造的零部件。汽车内顶篷,又称汽车顶篷内饰,它是汽车内饰装饰件中大型的、处于显著位置的装饰件之一。顶篷内饰是汽车整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车内的装饰性,同时还可以提高与车外的隔热、绝热效果,降低车内噪音,提高吸声效果,提高乘员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由于太阳直射车顶,汽车顶部温度较高,因此顶篷内饰的耐热性和耐候性指标要求较严。对不同档次的顶篷内饰在材料上、结构上有多不同,为提高隔声、隔热

2、、降低噪声等效果,多采用各种纤维毡、聚氨酯泡沫、聚乙烯泡沫等于其他材质粘合在一起的结果作为衬垫,并于蒙皮材料(如无纺布、针织物等)通过一定得方式粘合行程一体。汽车顶篷内饰主要有软顶和硬顶两种。汽车顶篷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是高强度模塑基材。顶篷按其加工方法分为成型顶篷、粘接顶篷和吊装顶篷。硬质的一般是玻璃钢压制再喷涂上面漆而成,或PVC板材吸塑成型。这类顶篷、后围一般隔热、隔音效果较差,但强度、刚性较好。软质的一般由基材和表皮构成,基材要求轻量、高刚性、尺寸稳定,易成形等特点,为此一般使用热塑性聚氨酯发泡内材、PP发泡内材、热塑性毡类内材、玻璃纤维瓦楞纸、

3、蜂窝状塑料带等。表皮材料可用织物、无纺布、TPO、PVC等,我国轿车顶篷一般使用TPO发泡片材、玻璃纤维、无纺涤纶布材料层压成形。汽车顶篷中成形顶篷占70%以上,成型顶篷基材一般用浸树脂的再生棉或玻璃纤维。聚苯乙烯泡沫材料板,填充材一般用聚氨酯或聚烯烃树脂发泡体。表皮材主要是PVC片材,同时逐渐增加织物。填充材和表皮材一起层压后贴在基材上。吊装型衬层是用钢上网吊起来的一种结构,表皮材料是PVC片材或PVC人造革、织物等。为了隔热和隔音,把绝缘材料放到顶板和衬层之间。粘贴型是把填充材料和表皮材层,直接贴到顶篷上,填充材主要是聚氨酯发泡体、PVC发泡体,表

4、皮材主要是PVC片织物等。客车、卡车也主要用成型顶篷,基材采用热固性或热塑性毡类,压制成型,表皮材料选用针织面料、无纺布、PVC等。目前各汽车工业大国已经开始大量使用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的产品有:轿车的门内板、行李厢、顶篷、座椅背板、衣帽架、仪表盘;以及卡、客车的车厢内衬板、门板、顶篷、座椅背板等。目前,汽车顶篷成型工艺的加工工艺步骤为:第一步将麻纤维毡烘烤加热;第二步将烘烤加热后的毛麻纤维板复面料模压成型;第三步裁剪模压成型后毛麻纤维板的多余边角料。在第一步骤中所述烘烤加热的温度控制在180℃~260℃之间,所述烘烤加热的时间控制在140秒~180

5、秒之间。该工艺流程具有易于加工,易于操作,加工工艺成本低廉,无毒、可再生、可降解、环保、重量轻、吸湿性好、可吸收噪音,节能且环保的型天然麻纤维汽车顶篷复合基材的加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对汽车顶篷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在我国乘用车顶篷线自动化程度较高,但是其生产线大多都依靠国外进口,在商用车顶篷内饰的生产上自动化低,生产设备落后,大多依靠人工操作,危险性大,而且成品品质差,因此,研制开发新的商用车顶棚内饰件自动模压生产线,将是十分必要的。35第一章汽车顶棚内饰件压制成型工艺一、片状模塑料概述片状模塑料—SheetMoldingCompound,工业上简

6、称为SMC;是一种纤维增强塑料材料,由热固性树脂、玻璃纤维增强体和其它填料组成,经过加工后呈片状或板状的热固性模塑材料;通常采用在模具内热压的方法使之固化成型。同所有的塑料一样,对于某一应用,可以调节SMC的配方以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1953年美国的Rubber公司首先发明不饱和聚酷树脂的化学增稠,1960年前联邦德国Bayer公司实现了SMC的工业化生产,1970年开始在全世界迅速发展。随着SMC生产及成型过程自动化的发展及低波纹度树脂配方的日趋完善,SMC在世界模塑料市场上发展迅速,年增长率达20%^'25%oSMC的发展已经成为近30年来纤维增强

7、塑料工业的成就之一。由于SMC制品可设计性好,生产效率高,因而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世界各国都根据本国国情形成了一系列适合于不同场合及性能要求的产品,目前SMC仍在不断发展中。近几年来国外片状模塑料的研究工作主要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1)多品种、专用等级SMC配方的研究;(2)树脂糊系统的快速增稠技术;(3)SMC系统的表面涂装性;(4)树脂糊各组分的自动连续计量、混合、供料设备的研究;(5)连续稠化系统的研究;(6)SMC成型过程自动化研究;(7)SMC专用成型设备的研究。由于SMC具有加工能耗低、成本低、设计自由度大、成型工艺性好、制品的力

8、学性能好、不锈蚀等特点,且目前汽车工业正处在限制燃油消耗而要求使用轻质高强度的复合材料的时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