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ID:13457951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2

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_第1页
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_第2页
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_第3页
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_第4页
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摘要:生态农业是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依靠无公害产品的种养殖技术,新型肥料、新型农药和优质种子支撑。加强种子、农药和肥料等产品的登记、质量检验、鉴定和认证管理,使农业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实现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  关键词:生态农业;质量管理;种子;农药;肥料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志码:A文

2、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00-02  生态农业是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要求农业生产规范化、农产品无公害化、农业生产管理法制化;生态农业的依靠无公害产品的种养殖技术,新型肥料、新型农药和优质种子支撑,农民问题和质量管理在生态农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农业服务技术人员主要职责是负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做好农业技术指导,培训和服务工作,负责标准化生产和无公

3、害基地建设,负责水土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利工程的实施和管护,搞好技术服务,负责农业机械管理,搞好农业机械的发展和更新工作。负责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与推广,做好畜牧化生产技术指导、培训和统计工作,负责本乡畜禽疫病的防治、计划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笔者认为协调种子、农药和肥料等产品的登记、质量检验、鉴定和认证管理对生态农业的长足发展至关重要。  一、种子管理  种子在农业生产中占有特殊地位,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特殊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成果的物质载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粮食安全的实践中

4、,种子行业担负着重要的使命。随着我国种子市场放开,封闭的市场被打破,市场主体多元化,由于种子生产、经营具有较高的利润,因此进入市场的种子企业良莠不齐,在利益的驱动下,制售假劣种子,害农坑农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应当加强种子质量监测工作,加强对种子生产者、经营者的质量监督,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调动种子使用者防伪防劣种子的法律意识,切实有效地搞好质量控制,严把种子质量关,提高商品种子的质量,杜绝假冒伪劣种子进入市场,保护农民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等有关法律法

5、规,农业服务中心应当加大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使我乡种子市场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制定种子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并负责监督管理。对外地调入销售的种子,应当检查每批种子是否有《种子质量合格证》、《植物检疫证书》,应当对每批种子进行抽检,合格的种子才能进入交易市场。对农户自产自种的种子,应当进行检验制度,开展田间种植鉴定工作,把好种子质量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大了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使我乡种子市场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主要表现在:一是种子经营者守法意识逐渐增强,无证经营

6、明显减少,无大案、要案发生;二是种子质量大幅度提高;三是种子包装标识逐渐规范,大幅度减少散装种子进入市场销售;四是种子经营者已向经营与技术服务的方向发展。就目前的情况看,我乡种子市场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品种多而杂;二是未审先推现象时有发生;三是还有少数标签、识标不规范种子在本乡流通;四是种子经营档案还没有完全健全;五是种子销售后出具凭证率比较低。针对这些情况,为使燕峒乡种子市场向市场规范化,管理法制化,竞争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对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必须加强。  二、农药管理  农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

7、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统称。特指在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但它同时又是有毒有害物质。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当今农民普遍缺乏病虫害的诊断知识,也无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机构,因此,农药的安全使用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农药品种选择不当,不合理选药现象非常普遍,例如用吡虫啉防治鳞翅目害虫;施药时期和剂量掌握不准,田间配药

8、‘粗放’,多数是凭感觉;田间多种农药混用不合理,不仅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反而适得其反,使抗药性问题更加突出等。农民对农药的了解仅停留在打什么虫防什么病上,而对其作用机理、理化性质、毒性、影响因素、安全间隔、最高施用量与最喷施次数等均不太了解,因此,随意混配,盲目加大施药量,增加打药次数现象随处可见,并且在防治过程中,忽视外界因素对防治效果的影响,农药对人身安全的影响和农药对作物与环境的毒性作用。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