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ID:1347293

大小:69.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7-11-10

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_第1页
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_第2页
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_第3页
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_第4页
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为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铜山县的实际情况,承揽铜山县城镇地籍系统调查测量项目。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快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测量进度,提高调查质量,保证地籍调查的现势性和时态性,为房地产登记、地政管理、征地拆迁、土地税费的征收、测绘、土地监察、建筑设计管理、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和建立“以图管地”的土地管理新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加快国土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进程。252、自然地理概况铜山县下辖

2、铜山镇、丰乐镇、永乐镇等,乡镇规划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3、资料情况(l)政府和上级部门有关土地管理政策性文件,行政区代码,地籍调查测量的技术性规程、规范、细则和图式等;(2)已有的测量控制点成果,包括成果表、控制网图、点之记、技术总结等;(3)最新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及航摄成果资料;(4)土地申报材料,已登记发证的地籍档案资料;(5)土地出让、划拨、处置等用地文件资料;(6)房屋普查及工业普查中有关土地资料; (7)标准地名资料;(8)土地等级评估资料;(9)城建规划资料图件等。4、地籍调查的依据(1)《城镇地籍

3、调查规程》TD1001-93(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年修改版(4)《城市测量规范》,1987年,建设部标准25(5)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6)《全国土地分类》(国土资发[2001]255号)(7)国家和省有关地籍调查测量的其他规定5、地籍编号(1)地籍编号以地(市)级为单位,一般可按区号--街道--街坊--宗四级编号。编列街道号时,应根据镇(乡)、行政街道的大小及宗地数量情况。(2)“区号”是以乡

4、、镇编号。(3)“街道”是以行政区内行政界线、主干道路、河沟等线状地物所封闭的大地块。(4)“街坊”是“街道”内互通的小巷、沟渠等封闭起来的地块。(5)“宗”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凡是被权属界线封闭的、有明确权属主和利用类别的地块称为一宗地。一宗地一般只属于一个权属单位,一个地块由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称为共有宗地。特大宗地,宗地内利用类别不同,用地分类界线明显的,可划分为若干宗地;被公用道路、河沟分割的应划为若干宗地。没有明确使用者的地块,如马路、街巷、广场、水域或城镇内部公用地、归

5、属不明的空地、城乡交接处的农用地等,用“块地”25表示。“块地”与宗同级。“块地”可由权属界封闭,也可由地类界封闭。(6)土地编号统一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由“1”开始顺序编号。街道、街坊编号均以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宗地号以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块地号占用9000~9999编号区间。宗地号和块地号均以街坊为单位编列。例如:铜山县铜山镇第3街道第5街坊第28宗地,其地籍簿册上的地号为:0103050028铜山县铜山镇街道号街坊号宗地号图面的宗地仅注记宗地号“28”,前面内容可省去。6、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以土地实际用途确定

6、其地类,根据土地用途差异,一级地类设3个;二级设5个;三级类设71个。具体分类的名称及含义按国土资发[2001]225号《全国土地分类》的文件执行。7、软件选择采用武汉中地公司的MAPGIS软件进行地籍测量和地籍数据建库。25二、权属调查的实施和要求1、人员培训地籍调查前必须对参加地籍调查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有关地籍管理政策、法规和技术要求,明确调查任务,掌握调查方法和操作要领,增强责任心,以保证调查成果质量。2、工作程序(1)收集调查资料,准备调查底图;(2)标绘调查范围,划分街道、街坊;(3)分区、分片

7、发放调查指界通知书;(4)实地进行调查、指界、签界;(5)绘制宗地草图;(6)填写土地登记申请、调查、审批书(7)调查资料整理归档。3、调查前准备工作3.1调查底图(1)调查底图可采用1:500--1:2000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也可采用与上述相同比例尺的正射影像图或放大航片。(2)没有上述图件的地区,可利用城镇规划图件作为调查底图,在调查时,按街坊或小区现状绘制宗地关系位置图,避免出现重漏。25(3)根据城镇的具体情况,在调查底图上标绘调查范围界线、行政界线,统一进行街道、街坊划分。3.2划分街道、街坊(1)正

8、街道的划分原则①一个县(市)级行政区的街道总数不得超过99个。②街道的划分应保持镇(乡)行政区的完整性;镇(乡、行政街道)范围内可根据居民点及宗地情况,以主干道路、河沟、行政界线等划分为若干街道。街道的划分不得跨越行政界线。③城镇建成区,一般划分为一个街道;城镇范围较大,宗地数量较多,必须划分为2个以上街道的,应在县级行政区统一给定的该镇(乡、行政街道)街道总数范围内。④若原街道划分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