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二烯烃和共轭体系习题

第四章 二烯烃和共轭体系习题

ID:13477247

大小:16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2

第四章  二烯烃和共轭体系习题_第1页
第四章  二烯烃和共轭体系习题_第2页
第四章  二烯烃和共轭体系习题_第3页
第四章  二烯烃和共轭体系习题_第4页
第四章  二烯烃和共轭体系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 二烯烃和共轭体系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二烯烃和共轭体系习题(P147)(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4-甲基-1,3-戊二烯2-甲基-2,3-戊二烯(3)(4)2-甲基-1,3,5-己三烯(3Z)-1,3-戊二烯(二)下列化合物有无顺反异构现象:若有,写出其顺反异构体并用Z,E-命名法命名。解:(1)无;(2)有;(3E)-1,3-戊二烯,(3Z)-1,3-戊二烯;(3)有;(3Z,5Z)-3,5-辛二烯,(3Z,5E)-3,5-辛二烯,(3E,5E)-3,5-辛二烯;(4)有;(3E)-1,3,5-己三烯,(3Z)-1,3,5-己三烯;(5)无(三)完成下列反应式:解:红色

2、括号中为各小题所要求填充的内容。(1)(2)(3)(4)(5)(6)(7)(8)(9)(10)(四)给出下列化合物或离子的极限结构式,并指出哪个贡献最大?(2)(3)(4)(5)(6)解:(1)贡献最大(非电荷分离)(2)结构相似,二者贡献一样大(3)结构相似,二者贡献一样大(4)各共振结构式结构相似,能量相同,对真实结构的贡献相同。(5)贡献最大(与电负性预计相同)(6)贡献最大(共价键最多)(五)化合物和同相比,前者C=C双键的电子云密度降低,而后者C=C双键的电子云密度升高。试用共振论解之。解:的真实结构可用共振论表示如下:其中(II)对真实结构的贡献就

3、是使C=C双键带部分正电荷,电子云密度降低。的真实结构可用共振论表示如下:其中(II)对真实结构的贡献就是使C=C双键带部分负电荷,电子云密度升高。(六)解释下列反应:(1)(2)解:(1)(2)……(七)某二烯烃与一分子溴反应生成2,5-二溴-3-己烯,该二烯烃若经臭氧化再还原分解则生成两分子乙醛和一分子乙二醛(O=CH-CH=O)。试写出该二烯烃的构造式及各步反应式。解:该二烯烃的构造式为:2,4-己二烯各步反应式略。(八)3-甲基-1,3-丁二烯与一分子氯化氢加成,只生成3-甲基-3-氯-1-丁烯和3-甲基-1-氯-2-丁烯,而没有2-甲基-3-氯-1-

4、丁烯和3-甲基-1-氯-2-丁烯。试简单解释之,并写出可能的反应机理。解:由于C+稳定性:所以,只有与相关的产物生成:(九)分子式为C7H10的某开链烃(A),可发生下列反应:(A)经催化加氢可生成3-乙基戊烷;(A)与硝酸银氨溶液反应可产生白色沉淀;(A)在Pd/BaSO4催化下吸收1molH2生成化合物(B),(B)能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生成化合物(C)。试写出(A)、(B)、(C)的构造式。解:(十)下列各组化合物分别与HBr进行亲电加成反应,哪个更容易?试按反应活性大小排列顺序。,,,1,3-丁二烯,2-丁烯,2-丁炔解:(1)反应活性顺序:>>>(考虑

5、C+稳定性!)(2)反应活性顺序为:1,3-丁二烯>2-丁烯>2-丁炔(考虑C+稳定性!)(十一)下列两组化合物分别与1,3-丁二烯[(1)组]或顺丁烯二酸酐[(2)组]进行Diels-Alder反应,试将其按反应活性由大到小排列成序。(A)(B)(C)(A)(B)(C)解:反应活性:(1)B>C>A;  (2)A>B>C(C难以形成s-顺式构型,不反应)(十二)试用简单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己烷,1-己烯,1-己炔,2,4-己二烯(2)庚烷,1-庚炔,1,3-庚二烯,1,5-庚二烯解:(1)(2)(十三)选用适当原料,通过Diels-Alder

6、反应合成下列化合物。(3)(4)(5)(6)解:(1)(2)(3)(4)(5)(6)(十四)三个化合物(A)、(B)和(C),其分子式均为C5H8,都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在催化下加氢都得到戊烷。(A)与氯化亚铜碱性氨溶液作用生成棕红色沉淀,(B)和(C)则不反应。(C)可以顺丁烯二酸酐反应生成固体沉淀物,(A)和(B)则不能。试写出(A)、(B)和(C)可能的构造式。解:(A)(B)or(C)(十五)1,2-丁二烯聚合时,除生成高分子聚合物外,还有一种二聚体生成。该二聚体可以发生如下的反应:(1)还原后可以生成乙基环己烷;(2)溴化时可以加上两分子溴;

7、(3)氧化时可以生成β-羧基己二酸根据以上事实,试推测该二聚体的构造式,并写出各步反应式。解:该二聚体的构造式为:各步反应式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