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物精讲:专题12+力学、热学实验(一)(高考定位+审题破题,含原创题组及解析)

2015届高考物精讲:专题12+力学、热学实验(一)(高考定位+审题破题,含原创题组及解析)

ID:13485069

大小:913.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22

2015届高考物精讲:专题12+力学、热学实验(一)(高考定位+审题破题,含原创题组及解析)_第1页
2015届高考物精讲:专题12+力学、热学实验(一)(高考定位+审题破题,含原创题组及解析)_第2页
2015届高考物精讲:专题12+力学、热学实验(一)(高考定位+审题破题,含原创题组及解析)_第3页
2015届高考物精讲:专题12+力学、热学实验(一)(高考定位+审题破题,含原创题组及解析)_第4页
2015届高考物精讲:专题12+力学、热学实验(一)(高考定位+审题破题,含原创题组及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物精讲:专题12+力学、热学实验(一)(高考定位+审题破题,含原创题组及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定位高考中常涉及的力学实验有: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探究动能定理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近几年力学实验中与纸带处理相关的实验、力学创新实验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以分组或演示实验为背景,考查对实验方法的领悟情况,灵活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设计新的实验是高考实验题的新趋势.要求考生掌握常规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将课本中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迁移到新的背景中,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2、,并能灵活运用,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考题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例1 (2014·全国大纲·22)现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在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1所示.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Hz,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x3、x4.已知斜面顶端的高度h和斜面的长度s.数据如下表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9.80m/s2.图1单位:cm  x1x2x3x4hs10.7615.0519.3423.6548.0080.0

3、0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物块的加速度a=_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2)因为________,可知斜面是粗糙的.解析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利用逐差法,得x3-x1=2a1T2x4-x2=2a2T2a=又知T==0.1s联立以上各式得a≈4.30m/s2(2)如果斜面光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下滑的加速度a′=gsinθ=g=5.88m/s2,因为a′>a,所以斜面是粗糙的.答案 (1)4.30 (2)a

4、μ,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2甲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s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图2(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v=______m/s,木块加速度a=________m/s2;(2)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3)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的测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A.A点与传感器

5、距离适当大些B.木板的倾角越大越好C.选择体积较大的空心木块D.传感器开始计时的时刻必须是木块从A点释放的时刻答案 (1)0.4 1 (2)斜面倾角(或A点的高度) (3)A解析 (1)0.4s时木块的速度等于0.2s~0.6s内的平均速度,即v=m/s=0.4m/s;根据Δs=aT2,可求出木块的加速度a=m/s2=1m/s2.(2)根据mgsinθ-μmgcosθ=ma,可知测出倾斜角或A点的高度算出倾斜角.(3)当A点与传感器距离适当大些,可测出多组数据,求平均值,能提高测量精度,A正确;倾斜角越

6、大,测得的数据越少,不利于提高测量精度,B错误;若选择体积较大的空心木块,在下降过程中,受空气阻力变大,影响了动摩擦因数的测量,C错误;传感器开始计时的时刻不一定是从A点释放的时刻,只要根据中间一段的Δs=aT2,就可算出加速度,D错误.考题2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例2 (2014·新课标Ⅱ·23)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

7、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kg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m/s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cm.图3P1P2P3P4P5P6x0(cm)2.044.066.068.0510.0312.01x(cm)2.645.267.8110.3012.9315.41n102030405060k(N/

8、m)16356.043.633.828.8(m/N)0.00610.01790.02290.02960.0347(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2)以n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图4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n图像.图4(3)图4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________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