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细胞生物学复习

医用细胞生物学复习

ID:13492977

大小:436.9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2

医用细胞生物学复习_第1页
医用细胞生物学复习_第2页
医用细胞生物学复习_第3页
医用细胞生物学复习_第4页
医用细胞生物学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用细胞生物学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思考题:信号肽假说的核心内容。信号肽假说认为,编码分泌蛋白的mRNA在翻译时首先合成的是N末端带有疏水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它被内质网膜上的受体识别并与之相结合。信号肽经由膜中蛋白质形成的孔道到达内质网内腔,随即被位于腔表面的信号肽酶水解,由于它的引导,新生的多肽就能够通过内质网膜进入腔内,最终被分泌到胞外。翻译结束后,核糖体亚基解聚、孔道消失,内质网膜又恢复原先的脂双层结构。具体过程:①新生分泌蛋白质多肽链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合成,首先合成一段信号肽;②SRP与信号肽识别、结合→肽链延伸受阻;③SRP与内质网膜上的SRP

2、受体识别、结合,并介导核糖体停泊于内质网膜通道蛋白移位子上,SRP解离,肽链延伸继续进行;④信号肽引导新生肽链通过通道蛋白进入内质网腔,信号肽被切除,肽链延伸直至合成完成。说明高尔基复合体有哪些功能。蛋白质糖基化细胞分泌活动膜的转化功能水解蛋白为活性物质参与形成溶酶体植物细胞壁形成细胞如何防止内质网蛋白通过运输小泡从ER逃逸进入高尔基复合体中?试述溶酶体的发生过程。w①酶蛋白在粗面内质网合成并糖基化形成带有甘露糖的糖蛋白(N-连接寡糖链)w②甘露糖糖蛋白转运至高尔基复合体形成面磷酸化形成溶酶体酶的分选信号6-磷酸甘露糖(M-6-P)w③在

3、高尔基反面膜囊上被M-6-P受体识别,包裹形成网格蛋白有被小泡w④有被小泡脱被形成无被小泡与胞内晚期内吞体结合形成内体性溶酶体w⑤在前溶酶体膜上质子泵作用下形成酸性内环境,溶酶体酶与M-6-P受体解离,去磷酸化而成熟。糖蛋白中,糖与蛋白质连接方式有哪几种?糖基化作用主要在那些细胞器进行?N-连接的糖链和O-连接的糖链。内质网是一个对蛋白质进行粗加工的细胞器,它会在刚从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上加上一些有识别作用的糖基,便于它能顺利地进入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如果不能正常糖基化的蛋白质将很快被分解.主要是在内质网。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内

4、质网是蛋白质折叠和修饰的场所高尔基体也负责蛋白质的翻译后加工而且很多复杂的糖基化是在高尔基体进行的名词解释:滑面内质网与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细胞内脂类合成场所,没有依附核糖体。粗面内质网: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分泌性的蛋白质、多种膜蛋白和酶蛋白。粗面内质网与细胞核的外层膜相连通。信号顺序与信号肽;常用来特指指导蛋白质跨过内质网的信号。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信号肽指的是指导蛋白质寻靶的任何一段连续的氨基酸序列SRP与SRP受体;在真核生物细胞质中一种小分子RNA和六种蛋白的复合体,此复合体能识别核糖体上新生肽末端的信号,顺序并与之结合,使肽合成

5、停止,同时它又可和ER膜上的停泊蛋白识别和结合,从而将mRNA上的核糖体,带到膜上。SRP上有三个结合位点:信号肽识别结合位点,SRP受体蛋白结合位点,翻译暂停结构域。内体性溶酶体与吞噬性溶酶体;前者,是由高尔基体复合体芽生的运输小泡和经由细胞胞吞作用的內体合并而成。后者,是由内体性溶酶体与细胞外的作用底物相互融合。自体吞噬体与异体吞噬体:细胞吞噬感染的病毒、细菌或其它一些颗粒等称为异体吞噬自体吞噬指细胞将自己细胞质的一部分(如线粒体和内质网)包围起来形成液泡(自体吞噬泡),再依靠初级溶酶体供应的水解酶将其消化。自体吞噬可由于饥饿和激素的

6、作用等诱导产生第6章复习思考题l一、名词解释氧化磷酸化:线粒体氧化各种底物把产生的自由能转化为可被细胞直接利用的形式——ATP细胞氧化(细胞呼吸):在特定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内,在O2的参与下,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产生CO2;与此同时,分解代谢所释放出的能量储存于ATP中的过程,称为细胞呼吸,也称生物氧化(biologicaloxidation),或细胞氧化(cellularoxidation)呼吸链(电子传递链):线粒体内膜的酶体系有序地排列成相互关联的链状,传递氢和电子,作为电子受体,与细胞摄取氧有关,因此称为呼吸链。l二、为什么说

7、ATP是细胞能量的转换分子?w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分子ª细胞呼吸时,释放的能量可通过ADP的磷酸化而及时储存于ATP的高能磷酸键中作为备用;ª当细胞进行各种活动需要能量时,又可去磷酸化,断裂一个高能磷酸键,以释放能量来满足机体需要。wATP的放能、储能反应简式:ª随着能量的释放和储存,ATP与ADP不停地进行互变,ATP成为细胞能量的中间携带者——“能量货币”ª直接供能者,ª细胞内能量获得、转换、储存和利用等环节的联系纽带l三、化学渗透假说w化学渗透假说(1961,Mitchell)ª提出电子传递与ATP合成是偶联的w原理:电子传递→自由

8、能差→质子穿膜运动→质子梯度(ΔpH+ΔV)→质子动力势(△P)→质子从基粒处回流→释放能量→驱动ATP酶→合成ATPl四、ATP合酶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内膜(包括嵴)内表面附着的圆球形基粒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