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关于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ID:13493163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关于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_第1页
关于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_第2页
关于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_第3页
关于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_第4页
关于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摘要: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倡导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本文就新课程下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化学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学;有效;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85-2  学科课程是素质教育的主载体,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在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如何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课程,如何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有效性地开展化学教学,从而激发学生

2、积极主动学习、全面发展是广大教师必须认真探讨、解决的一个问题。针对化学学科特点,在日常教学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从而有效性地进行化学教学。  一、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1.重视新课的导入  (1)通过趣味实验现象,引入新课。例如:在讲“绪言”时,就可以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清水变牛奶”、“牛奶变汽水”、“魔棒点灯”,“无中生有”,学生们会很兴奋,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都想知道为什么?然后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就能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也会让他们感觉到化学

3、世界真的很奇妙,促使他们期待下一节课的到来。  (2)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引入新课。化学是与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的,对于那些源于生活,始于生产的化学知识的讲授,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引入,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出处处有化学,生产上处处用到化学。  (3)创造“情境”,引入新课。对于“化学用语”、“化学计算”这些较为枯燥的、抽象的教学内容的引入,更要注意灵活变通。如第一节的教学课就可以开始创造学习化学用语的“情景”,在用化学药品做实验时就可以在盛有物质的试剂瓶上,写出物质名称并标出化学式,在介绍这些物质名称时,再补上一句

4、“化学上用‘某某某’来表示。在以后的每一节课上只要有机会就反复地强调,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为将来的新课导入打下很好的基础。  2.充分利用好实验的魅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自身一大优势,具有神奇的魅力。它揭示物质世界的无穷奥妙,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引导其积极思考,并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许多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也是通过实验获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课前设计、预做实验,当实验现象不明显,要及时和同行相互讨论、积极改进,这样才能保证在教学中实验成功,确保实验精彩;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弦

5、,立疑激趣,促进学生情趣高涨,以积极态度、振奋的精神投入学习。  3.开展多样的化学活动,做好家庭小实验  在课堂之外,组织、开展多样的化学活动。如:在班级成立“学习兴趣小组”,举行化学知识讲座,开展化学知识竞赛,参观实验室,调查家庭周围空气、水污染情况,一方面既缓解了学习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巩固、提高化学知识,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补充相关家庭小实验:如介绍软、硬水后,让学生寻找厨房中的物品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在讲金属时通过指导“铁生锈”的实验从中探讨:铁生锈条件是什么?如何防止铁生锈?这样既锻炼学生动手和分析

6、、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生活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就化学而言,可以从中加强他们的判断、观察、动手、科学探究等能力的培养。  许多学生对初中化学中的概念等理论知识理解不深,掌握不牢,因此在进行这方面教学时不能就概念讲概念,而是应通过以相近概念的辨析让他们准确掌握概念内涵、外延,理解概念的本质,从中培养判断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知识来自

7、于实验中,因而如何观察实验对每一个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引导他们如何观察。例如为了教会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可以事先准备许多蜡烛,通过蜡烛的燃烧,一一介绍观察要点,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并一起进行实践;在实验基本操作的教学中,除了在课堂上必要的讲解、演示以外,坚持在以后的几节课中每次找几位同学上台演示,让其他同学充当评委,人人参与,这样既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又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四十五分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  科学探究是一种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在新的教

8、材中提供了一些探究的实验,实际上这还不够,我们也可以将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究性的实验。在实验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方式,通过合理组合小组成员、明确分工、互相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这样既培养了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让他们体验合作益处,共享合作的乐趣,也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得探究科学的方法,并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  1.加强教师的感染力  感染力是教师以自身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所表现的情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