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采面轨顺修护安全技术措施(8.4)

首采面轨顺修护安全技术措施(8.4)

ID:13504431

大小:115.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23

首采面轨顺修护安全技术措施(8.4)_第1页
首采面轨顺修护安全技术措施(8.4)_第2页
首采面轨顺修护安全技术措施(8.4)_第3页
首采面轨顺修护安全技术措施(8.4)_第4页
首采面轨顺修护安全技术措施(8.4)_第5页
资源描述:

《首采面轨顺修护安全技术措施(8.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朱集矿井1111(1)首采面轨顺底抽巷维修加固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单位编制日期单位负责人施工负责人技术员朱集矿井1111(1)首采面轨顺底抽巷修护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1111(1)首采面轨顺底抽巷由于地压原因,巷道变形量大,底鼓严重,影响打钻及回风,根据项目部安排,由巷修队进行卧底整道、补打点柱、锚索,特编写此措施。二、施工地点及长度:施工地点为1111(1)首采面轨顺底抽巷,施工长度7#联巷向南1600m,巷道规格尺寸为4400*3400mm,支护形式为锚联网+索。巷道采用全负压通风。三、施工准备:锚索锚索机手镐风镐铁锹手推车编制袋圆木点柱等四、施工方法及顺序:方法:采用风镐卧底

2、,无级绳绞车出矸,在保证通风断面的同时,补锚索、单体、木垛、注浆进行加固。顺序:1、安排机电工对轨顺底抽巷斜巷上口绞车、下口无极绳绞车、信号进行恢复,保证正常使用。2、对斜巷“一坡三挡”设施进行恢复,保证齐全,并对轨道进行调整,避免阴阳道,保证轨道铺设符合要求。3、对斜巷台阶进行调整,局部台阶严重变形处重新铺设,保证正常使用,并将帮部外露长锚杆、杂物剪除。4、每班施工前对施工段进行找顶工作,避免大块矸石、杂物坠落伤人。5、施工前将巷道内杂物清理干净,对巷道内失效锚索、锚杆进行补打,保证巷道支护完好;在施工点前20m范围内设风帐一道,喷雾一道,做好防尘工作。6、采用从7#联巷向南施工

3、,首先进行卧底整道,保证巷道正常通风及行车,再从7#联巷向南维护加固。7、矸石、锚索、木垛采用无极绳绞车打运。顺序:恢复无级绳绞车――运料――移尾绳轮――挑梁、施工点柱、木垛(运料)――移尾绳轮――挑梁、施工点柱、木垛(运料)。五、卧底及施工点柱、木垛、锚索技术要求:1、锚索采用Φ22*4300mm,大托盘配长锚索,400×400×15mm平钢板配长300mm的11#工字钢平放,每孔不少于Z2360锚固剂2卷(或采用Z2350锚固剂3卷),间排距1*1m。预紧力130KN,锚固力200KN。2、走向挑单体支柱+Ⅱ型梁棚(或11#工字钢梁):单体(纵向3排,排距1.2m,3m一组,1

4、组3柱),每根工作阻力不低于10t。每300m左右设置泵站一处,用以.单体液压支柱补液。挑棚必须成直线,相邻两挑棚的间距误差不大于100mm。两个挑棚的工字钢梁端头间距不得大于300mm。单体支柱初撑力不得小于12Mpa。3、巷中设置木点柱一排,点柱直径采用Φ200~Φ300mm优质圆木,长度不小于2.6m,间距1m。4、底抽巷中每隔30m设计木垛一处(中对中),木垛采用长3.2m和1.4m,断面300×300mm的方木垛成,长木与巷道轴线平行。5、所有钻场处用木垛叠实,长木3.5m,短木两种规格,一种0.5m,另一种1.0m,木垛叠成楔形,保证钻场部位帮部与巷道成一直线状。6、卧

5、底深度为保证巷道全高为2.2m7、局部破碎段喷注(1)喷浆密封为了提高后续注浆效果,防止注浆时跑漏浆液,需要喷射混凝土封闭围岩。喷浆超前工作面300m进行,喷层厚度为70~100mm,喷层范围为顶板全部和两帮顶板以下1.5m高度。喷浆拌料要均匀,混凝土配比:水泥:黄沙:石子=1:2:2(重量比)。(2)注浆加固混凝土喷层稳定后,进行注浆,注浆材料可选择425#硫铝酸盐快硬水泥或化学浆液。水: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的水灰比为0.9~1。水灰比为0.9时50kg水泥需45升水;水灰比为1:1时50kg水泥需50升水。注浆超前工作面250m进行。注浆管规格:Φ20×2600×1.8mm。注浆管

6、长度2600mm;深孔3200mm,封孔深度为1200mm,浅孔2000mm,注浆管长度1500mm,孔径42mm,注浆压力2.5~3.0MPa。排距为2.0m(见附图)。单孔注浆结束标准,达到设计注浆压力,并稳压达10分钟以上.(3)注浆顺序:底板—帮部—顶板。六、安全措施1、顶板管理措施(1)坚持敲帮问顶制度,每次开工前,首先进行敲帮问顶,找掉危岩活矸。(2)找顶时都必须由有经验的老工人站在安全地点用专用长柄工具(长不低于2.5m)找尽巷道顶板、两帮、及迎头的危岩、悬矸、浮矸。找顶时必须一人找顶,一人观察顶板的变化情况,找顶前要观察好退路。(3)找顶从有完好支护的地点开始,由外

7、向里先顶后帮,找顶范围内严禁有其他人员进入。(4)找顶人员应戴手套,用专用长把工具找顶时,应防止煤矸顺杆而下伤人。2、轨道、台阶铺设安全管理措施(1)轨距:900mm,误差-2~5mm;轨枕间距:600mm,误差-50~50mm;轨面距腰线为1000mm。(2)接头要求:接头采用悬接,间隙不大于5mm,高低差不大于5mm,内错差不大于2mm;(3)轨枕铺设要求:轨枕一端必须拉线摆放整齐、垂直轨道,不得吊斜,轨枕槽必须挖够深,道碴埋设轨枕至少达到2/3,轨枕对齐的一端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