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劳动法 名解 总结

自考 劳动法 名解 总结

ID:13511217

大小:4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3

自考 劳动法 名解 总结_第1页
自考 劳动法 名解 总结_第2页
自考 劳动法 名解 总结_第3页
自考 劳动法 名解 总结_第4页
自考 劳动法 名解 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考 劳动法 名解 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狭义上的劳动法:法典式的劳动法,一般指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制定颁布的全国性、综合性的劳动法。2、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3、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4、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就是依法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法律关系的参加者。5、平等就业权:是指劳动者平等地获得就业机会的权利,即在就业机会的获得方面,劳动者不因性别、年龄、种族等人的自然差别而受歧视,就业机会面前一律平等。6、自主择业权:是指劳动者可以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7、休息休假权:是指劳动

2、者在一定时间的劳动之后所获得的休息休假的权利。8、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保护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一项基本劳动权利。9、劳动安全卫生:又称职业安全卫生,是指直接保护劳动者在劳动或工作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法律制度。10、结社权:是指劳动者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11、集体协商:又称为集体谈判,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代表,就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进行谈判,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12、职工民主参与:是指劳动者有权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并对和自身利息相关的管理信息有知情权。13、民主管理权:是指

3、劳动者通过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等法律形式,就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和人事管理等重大事项的决策行使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权利。14、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15、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是指劳动者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能够享受劳动的权利和承担的劳动义务的能力。16、劳动者的劳动行为能力:是指劳动者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从而使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能力。17、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18、职业介绍:是指有关部门

4、或机构依法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和劳动者求职与就业所提供的就业中介服务。19、职业介绍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职业介绍服务工作的专门机构。20、境外就业中介:是指为中国公民境外就业或者为境外雇主在中国境内招聘中国公民到境外就业提供相关服务的活动21、就业服务:是指为劳动力供需双方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活动。22、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定劳动关系,依法协商就双方权利和义务达成的协议。(劳动契约、劳动协议)23、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有效期限的劳动合同。24、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没有规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即双方当事人

5、在合同书上只规定合同生效的起始日期,没有规定合同的终止日期。25、劳动合同的订立: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依法就劳动合同条款进行协商,达成协议,从而确立劳动关系和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法律行为。26、劳动合同法的效力:是指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即劳动法赋予劳动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及第三人的法律约束力。27、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或违背平等、自愿原则签订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劳动合同。28、法定条款: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29、约定条款: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协商议定的条款,除法定条款之外,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根据实际需要在

6、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规定其他补充条款。30、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和经营信息。31、竞业避让:雇主与雇员通过合同约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和劳动关系解除后的一定期限内,雇员不得从事对雇主有竞争关系的工作。32、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签订以后,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一定事由的出现,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33、集体合同:又称集体劳动合同是指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34、职业培训

7、:是根据现代社会职业需求以及劳动者的从业意愿和条件,对要求就业和在职的劳动者所进行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其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和训练活动。35、职业分类:是指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管理的需要,对所有职业,按照劳动者所从事的工种的类别和一定的划分原则进行的归类界定。36、职业技能标准:是指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定的,劳动者从事或将要从事特定职业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预期目标。37、职业技能鉴定:是指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依法进行技术等级资格的考核和认定。38、职业资格:是指对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

8、要求,包括从业资格和职业资格。39、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