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哲学唯物论检测题

高二哲学唯物论检测题

ID:13512305

大小:199.0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3

高二哲学唯物论检测题_第1页
高二哲学唯物论检测题_第2页
高二哲学唯物论检测题_第3页
高二哲学唯物论检测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二哲学唯物论检测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二哲学唯物论检测题一、选择题1.[2014·江苏卷]我国的许多成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道理。下列每组成语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相近的是(  )A.胸有成竹 一叶障目B.掩耳盗铃 画饼充饥C.盲人摸象 唇亡齿寒D.拔苗助长 刻舟求剑2.[2014·山东卷]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3.[2014·

2、潍坊期末]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一要求表明(  )A.毛泽东思想是永恒的真理B.毛泽东思想仍然是新时期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C.意识推动着事物的发展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

3、升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一位小提琴家在音乐会上演奏,突然G弦断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随即创作了一首从头到尾可以不用G弦的曲子,演奏非常成功。这说明①成功总是以挫折和困难为基础 ②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成功 ④知识和能力储备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漫画《坚持原则》中的人错在A.一意孤行,没有尊重客观规律B.因循守旧,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C.生搬硬套,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D.顾此失彼,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7、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

4、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8、2013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是“我做绿V客,‘环保七选一,每周一起来’”。除往年的熄灯外,今年的活动增加了新的内容:市民可在每周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行动,并在每周的这一天实施相应的环保改变,成为“绿V客”。开展这一活动的哲学依据是A.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C.人类的破坏活动使自然界

5、失去了客观性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9、当地时间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造成1200多人受伤;次日凌晨,小行星2012DA14与地球“擦肩而过”。陨石坠落、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等事件表明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④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号”飞船,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专家的精确控制下,飞船进入预定轨道。6月23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先期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进行了手控交

6、会对接。材料表明①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 ③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改变和创造规律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地促进作用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11、漫画启示我们要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充分认识和改造规律D.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

7、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材料表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12分)13、实现中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