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 抗日战争 教师学案

人民版 抗日战争 教师学案

ID:13518592

大小:27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3

人民版 抗日战争 教师学案_第1页
人民版 抗日战争 教师学案_第2页
人民版 抗日战争 教师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民版 抗日战争 教师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侵华日军的罪行:(一)日本侵华的背景:阅读材料,分析日本侵华的原因。材料一、“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之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1927年东方会议后田中义一密奏“大陆政策”的延续,侵略中国是既定国策(蓄谋已久)----根本原因材料二、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直接原因

2、(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胀)材料三、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英国支持日本的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英、美等国无暇东顾,推行纵容日本侵略的“绥靖政策”。---国际材料四、1933年5月8日,蒋介石在崇仁总指挥部对各级剿共军官发表长篇讲话,中心意思是:(1)只要剿匪成功,攘外就有把握。(2)日本的侵略,就是共匪所招致的。……。(6)愈是非常时期,越要小心谨慎,注重智谋。国共对峙(内战)局面,提供可乘之机;中国长期积弱不振----国内(二)、日军局部侵华1.局部侵华:(1931--1937)九·一八事变

3、(1931年)——局部侵华的开始-----1932年伪满洲国的建立(东北沦陷)一·二八事变(1932年)------进犯上海十九路军进犯山海关、承德、多伦等长城沿线要地(1933年)华北事变(1935年)——日军策动华北五省自治,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中国的局部抗战:(1931---37)二、日本全面侵华:(1937.7.7---1945.8.15)1、全面侵华:(P35-36)卢沟桥事变(1937年)——全面侵华的开始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上海失守,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国民政府迁至重庆。之后,相继攻陷徐州、广州、武汉·····2、侵华方式:(P36)(1

4、)军事侵略与占领(2)制造惨案,屠杀中国人民,蹂躏中国妇女(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民众30多万人)(3)用活人试验,并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4)对沦陷区实行殖民统治A.扶植傀儡政权,以华治华B.经济掠夺,以战养战C.推行奴化教育3、全民族抗战:(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的原因(扩展)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促成重要因素:国民党政策的转变◇转折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实现标志:国民党公布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实现。(2)实现过程:(P38--39)A、中

5、共八一宣言;B、瓦窑堡会议确定方针;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宣言”E、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中共军队----(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国共第二次合作(党外合作):两个政党领导的两支军队,在两条抗战方针指导下,两个战场的合作抗日斗争。F、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的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全面抗战:三个阶段(一):1937.7---1938.10防御阶段A.正面战场:四大会战淞沪会战1937.8---11,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

6、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1937.8,八路军115师开赴山西,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徐州会战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武汉会战1938.10,武汉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华南华北和华中大片领土失守,原因在于国民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B.敌后战场:1937.8平型关大捷◇1937.8洛川会议内容P40(二)第二阶段1938.10—1943.12,相持阶段国民党:湖北枣宜会战1940.5,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牺牲共产党:粉碎敌人的大扫荡、蚕食和清乡;‘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敌人的侵略气焰。敌后战场逐渐发展为抗日的主战场。(三)1944.1-1

7、945.8反攻阶段:美苏援助(反法西斯同盟P40)1944年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春,延安,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河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1945.7中美英《波兹坦公告》1945.8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8.8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毛泽东《对日寇的最后一战》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2签署投降书。三、抗战胜利的原因:四、抗战胜利的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