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金鱼说明及养殖方法

兰州金鱼说明及养殖方法

ID:13521958

大小:114.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23

兰州金鱼说明及养殖方法_第1页
兰州金鱼说明及养殖方法_第2页
兰州金鱼说明及养殖方法_第3页
兰州金鱼说明及养殖方法_第4页
兰州金鱼说明及养殖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兰州金鱼说明及养殖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兰州金鱼说明及养殖方法概述2一、金鱼的习性4二、家庭养金鱼的器具和条件6三、如何选择家庭养殖的金鱼7四、家庭室内养殖金鱼的方法9五、金鱼的正常饲养15六、鱼病的防治1823概述中国被世界公认为是金鱼的故乡,金鱼养殖在我国历史非常悠久,它是前人创造的物质文化,是前人勤劳智慧的结晶和丰富想象力的产物,具有人文自然的思想以及人对自然的美化和崇拜的会通精神。金鱼的千姿百态所展示的既是物种产品,又是精神产品,同时还是文化产品,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智慧,而且还表明人类的行为使它们已经脱离其原貌,按照人的思想和想象力,溶入人对自然中的形体和美艳的色彩,人为创造出的精致的活体

2、艺术品,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艺术化的追求,它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和对中国文化发展所做的贡献。金鱼是一种活体美术,也是民俗艺术的成果,同时,它与民俗文化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并且广泛的反映出华夏民族的审美观念、审美价值、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不管处于何种年代,何种处境,它都是人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和谐生活的象征。伟大的生物进化学家达尔文曾说:“物种在人的干预下是可以改变的。”金鱼就是最具说服力的活证,它是华夏民族经过千百年来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精心培育的结果,人们受龙是中华民族图腾崇拜精神产物的影

3、响,以“龙为水物”的思路类比,认为与龙同为“水物”且鳞身的非鱼莫属。先民们将对龙的崇拜,作用于现实生活,将鲫鱼按龙的图腾为标本,充分发挥想象力,千秋万代执着地改变着,追求精神与物种和谐统一,不断将大自然中美的因素人为的注入于物种上,不断的改造,不断的推陈出新,并且,还将世世代代探索下去。金鱼的未来将会更加充满光辉。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源自于西北,一系列考古发掘证实,在六千五百年前,甘肃及周边地区由于气候要比现在温暖潮湿,因而,生活着大量的喜暖动植物。山谷溪流中鱼类众多,完全不同于现如今西北地区干旱寒冷的自然条件。现在天水市东南部林区的曲溪自然保护区尚有鲵鱼生存着,并可

4、偶尔发现金色鲫鱼。相传至晚清年间在兰州市后五泉的泉水中也曾发现过金色鲫鱼。这些史料充分证明了西北民族在历史上先民的生存发展与水生鱼类的关系密不可分。23伴随着甘肃马家窑与齐家陶文化的发展,金色鲫鱼同陶缸一起步入到先前生存在西北的炎黄子孙们的生活中。伏羲部族遂以龙为图腾,进而喜爱共生一域的金色鲫鱼也就顺理成章了。本人家中现存两个陶缸,具体年代也没做考证,其一陶缸直径115厘米,深45厘米,壁厚5.5厘米,陶缸外壁黑陶釉面铭文“鱼化變龙”,由此物也可从历史的角度作证,“龙为水物”源于鱼类,也可证明兰州地区养殖金鱼历史之久远。先民们对龙的崇拜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伴随着陶艺的发

5、展和气候的变异,西北气候的逐渐干燥,先民们对水及水生鱼类更加珍惜和爱好,把由于干旱变的少见的金鲫从原生态的水域中养殖在陶缸中供人欣赏。在数千年的盆养过程中,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由原生态广水域到长期的生存于小空间,加之饲料充足和人们有意或无意识的人为改造,按华夏民族审美观念培养选择,培育出了独具西北特色的类同于北京金鱼的兰州金鱼和天水金鱼,鱼体小于南方产金鱼,以形态粗短,尾鳍平展宽阔,龙睛系列为主而独具特色。兰州在历史上一直处于多民族交接地带,世代伴随着游牧民族,直接或间接的受到多民族文化的影响,将对弓马的喜爱体现在对金鱼的喜爱中,在世代人为筛选和培育过程中,将弓弧弦的

6、曲线美作为选留金鱼尾鳍的一个重要标准,长久如此在金鱼的尾鳍上体现出爱好弓马曲线美的特色,颜色以纯、深重为特好,尾鳍形成平展、宽阔、挺拔的“自弓尾”而有别于各地区的蝶尾鱼。天水地区金鱼与兰州金鱼体态相似,但天水蝶尾尾鳍中缝大开岔;它也不同于兰州地区兔唇直缝。天水金鱼、兰州金鱼都以尾鳍面宽、平展、尾稍长,向前的尾稍硬朗、挺直过鳍,尾长占体长的三分之二而独具西北特色。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南下,西北地区逐步落后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相对滞后封闭的环境也沉积和保存了中华部分文化免受战乱破坏及其他民族文化的交融,从而得

7、以保留下来部分古老的原始成分,甘肃金鱼就是这样,它虽然在新奇特的方面落后于东部和南方产的金鱼,可也保留着蝶尾金鱼的独到品相。特别由于各地区在近三十年金鱼养殖过快、过多、过杂,且片面地一味地追求新、奇、特和经济效益,广水域,大数量,含激素饲料的喂养,使得各地金鱼品系返祖现象严重。而西北历史金鱼尽管发展慢,可也避免了因过快发展而造成的整体退化。本地品系在原品种少的基础上,引进、杂交、改良,用新的科学方法,增添了新品种,丰富了原品系的特色。23金鱼的演变是伴随着陶器的发展而开始进化的,也随着陶器的逐渐失落而逐步返祖退化,因此,如何尊重自然科学进化及发展是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