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漫记》读书笔记(教学篇)

《教海漫记》读书笔记(教学篇)

ID:13531309

大小:25.7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3

《教海漫记》读书笔记(教学篇)_第1页
《教海漫记》读书笔记(教学篇)_第2页
《教海漫记》读书笔记(教学篇)_第3页
《教海漫记》读书笔记(教学篇)_第4页
《教海漫记》读书笔记(教学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海漫记》读书笔记(教学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海漫记》读书笔记(教学篇)《教海漫记》读书笔记(教学篇)18、幽默。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语言可以使人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当幽默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气氛时,不但学生乐于听课,而且会发生“共振效应”,老师的水平也能超长发挥,取得极好的效果。幽默与冷漠无缘。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只有笑着看学生,才会有幽默的心情。19、教学机智。面对意外情况况,“灵机一动”,“灵机”不是别的,说说到底,就是“有心”。教育机智主要来自自于教师的综合素养。20、教学相长长。教学中难免出现“不如弟子

2、”的情况。。“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教然后知知困”,不错的,越是“困”,越能“自省省”。不懂不要紧,学!21、教学———一门遗憾的艺术。遗憾,意味着反省,,意味着认识的升华,意味着进步与提高。。22、微笑教学。诗人说:微笑是阳阳光。教育心理学家说:微笑是活跃课堂气气氛的润滑剂。有人说:“于永正教学上的的成功,多半归功于他的微笑。”惊蛰的是是春雷,化雨的才是春风。微笑,不也是思思维的催化剂、信心的增强剂吗?233、“一鸟入林,百鸟压声”。教师提出问9/9问题后,如果先让“佼佼者”回答,会出现现“一人说后,再无人举手”的“万马齐喑喑”的局面。有人

3、担心不让好学生发言会挫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不会的。当别人回答不不出来,再请他说,会使他更感自豪。24、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师。一位美国学者说:“教1遍不会,,教10遍;教10遍不会,教100遍;;教100遍不会,别忘了,还有101遍遍。”这句话的核心讲的是两个字:耐心。。有人说:“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师。”这句话如果成立,那么,笨也包括缺缺少耐心与和气。在教学中,老师的““配合”,还体现在发自内心的动情的鼓励励上。适时的真诚的鼓励,是帮助学生树立立信心的支撑点,是加快思维的兴奋剂,是是开窍的电火花。25、“再想想”管子曰:“思之思之,

4、又重思之。思之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功也,精精诚之极也。”遇事多想想,真能“鬼神通通之”也!“思而不学则殆”。看看书书,翻翻杂志,阅览阅览报纸,也是“再想想想”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再想想”的的延伸。最感困难的时候,往往正是接近成成功的时候,就看能不能坚持“再想想”。。孔圣人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9老百姓说:“众人是圣人。”“再想想”,也包括和别人一起想,一起讨讨论。“善假于物”,自然也包括人。26、“第八次”一个学生读课文中中的一句话,读了七遍都没有读好,你是否否会说:“你深吸一口气,放松放松,然后后一字一字地在心里把这句话

5、默读一遍,第第八次准能把漏掉的字读出来。”张田田若先生为什么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我想道理就就在这里。把时间花在指导学生读书上,值值得。哪怕是读“八次”。27、一扇扇和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窗口。翻开学学生的作文薄,就是和学生交谈。每次改作作文,都是和学生交谈的一次很好的机会。。28、“什么都能和作文教学联系起起来”于老师说:“在园丁眼里,这花花是他们的骄子;在诗人眼里,这花是春的的使者;在我的眼里,这花是美的。”在于老师眼里,什么都能和作文教学联系系起来。妻子买来的电动玩具狗、垃圾箱里里的剩面包、介绍信、欢迎词、欢送词

6、………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也皆“””。9/929、我教一年级教一年级不不易。当一名优秀的一年级教师更不易。有人说,教一年级难就难在“大人要说说小孩话”。所谓“大人要说小孩话”,就就是要说浅显的话,形象的话。开口“关于于这个问题”,闭口“如此而已”,离开了了具体的形象,儿童就会感到茫然——听不不懂。童心未泯才能教好一年级。面部部能够表达出孩子们的天真、稚气、活泼、、顽皮,是教好一年级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条件。要揣摩儿童心理。每次备课时都想一一想:假如我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30、“熏锅屋”徐州有句老话,“没没有熏不黑的锅屋”。学语文与熏锅屋类似似

7、。学语文是个慢功,是个长期训练、积累累的过程。学习语文,仅课本那点“烟火””熏,远远不够;要大量的课外读物去熏。。(真高兴,在这一点上,我与于老师的观观点是一致的。)运用语言文字,说到到底是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一旦“熏””到成“自然”的程度,意味着成功。31、“攒钱”与“花钱”我们在语语文教学中,偏重于教学生怎样“花钱”———怎么说,怎么写,怎么归纳段意和中心9/9心思想,而忽视了“攒钱”——语言的积累累。不读不背,脑子里没有丰富的语汇,用用什么去说去写去思呢?人12岁以前,是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应该让他他们多读多背,否则我们将愧对他

8、们。只有平时多积攒,到用的时候学生们才会如如“囊中取物”一般拿出来“花”呢!教语语文要有积累的意识,学语文好比攒钱;这这个“钱”要天天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