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几点建议

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几点建议

ID:13534257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3

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几点建议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几点建议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几点建议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几点建议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几点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几点建议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以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为思想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从实际出发,创设情景,关注学生个体,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15-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其核理念是“以人为本”

2、,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对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角色,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教学的反思、完善、提升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掌握合理的数学教学策略,真正把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落到实处,为此笔者就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教师角色的转化  课程改革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首先,变“管理者”为“组织者”。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的权利应归还于学生本人。要充分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教师应把机会交给学生

3、,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生活中的点滴和学习中的得失,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方法和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放有扶,且放多于扶,组织学生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其次,变“主导者”为“引导者”。《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强调过程,使学生的探索经历和得出新发现的体验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教师要善于有层次性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索数学思想、形成教学方法,发现数学本质,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变“传授者”为“合作者”。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有三个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

4、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二、注重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励学生主动看、主动说、主动做、主动想,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本

5、身的魅力,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如在学习统计的认识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调查本小组每个人的生日在哪个季节,然后让每个小组去调查全班同学的生日在哪一个季节,做出一份统计表,看哪一组调查得最准确最快。学生在小组讨论好后进行调查,最后在交流汇报时调查得最准确最快的小组汇报了经验,他们7人每人负责调查一组,一人留在座位上,在别的组来进行调查时顺便记录下别的组的情况,等其他组员调查回来后进行计算,所以调查得既快又准。别的组也学到了经验,失败的小组也反思了失败的原因。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要主动与别人配合,小组要具有分工能力和协作精神。合作学习不但培养了学

6、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还培养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强化情感教育,关注个体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只有让学生获得个体发展才是有效的数学教学。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需要师生的交流与合作。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少一些站在讲台上,要走下去关注那些未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在干什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

7、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作为教师,对于这部分学生的“闪光点”应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当他们取得点滴进步时,教师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对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帮助他们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对学生学习取得点滴进步时,教师要以微笑、点头和赞叹的话语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即使是学生回答错误,也要善于抓住优点予以表扬,从而让学生喜欢思考,积极参与活动中来。  四、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

8、习的兴趣与动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人类展现自我的大舞台。小学数学教师应紧贴生活,创设相关的情境,把教材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