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地震资料解释技术规程

页岩气地震资料解释技术规程

ID:13537012

大小:10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3

页岩气地震资料解释技术规程_第1页
页岩气地震资料解释技术规程_第2页
页岩气地震资料解释技术规程_第3页
页岩气地震资料解释技术规程_第4页
页岩气地震资料解释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页岩气地震资料解释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页岩气行业标准页岩气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本规范起草人:王红、张中平、张大伟、张春贺、李玉喜、高启才、姜文利目次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基础工作14.地震资料构造解释45.层序地层解释66.页岩气储层预测77.综合解释98.资料备份10页岩气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页岩气二维、三维地震勘探资

2、料解释的技术和质量要求。本规程适用于页岩气二维、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解释。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Y/T5331石油地震勘探解释图件SY/T5481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规程SY/T5933地震反射层地震地质层位代号确定原则SY/T5934地震勘探构造成钻井符合性检查SY/T5938地震反射层地质层位标定3.基础工作3.1基础资料收集的基础资料应是正式成果,中间成果只作参考,并在应用时注明。3.1.1二维地震资料解释所需资料宜收集如下资料:a)地质

3、、重力、磁力、电法、化探、放射性等资料;b)地形图、地貌图、遥感资料;c)钻井、测井、试油、试采、油气分析等资料;d)页岩岩石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e)表层及静校正资料、地表高程、浮动基准面高程;f)地震测线位置图、测量成果、交点桩号、井位坐标及井轨迹资料等;g)地震测井、VSP资料及其它各种速度资料;h)用于解释的地震数据、处理流程及参数等;i)前人研究成果、报告、图件等;j)二维地震资料的纯波、成果数据及剖面上CMP号与测线桩号的对应关系。103.1.2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所需资料除3.1.1中规定的a~e和g~i等项外,还宜收集:a)三维偏移的纯波数据及成果数据;b)三维工区测线坐标数据、带

4、有方格网(或坐标)的CMP面元分布图;c)CMP面元覆盖次数图。3.2基础资料的整理、分析及检查3.2.1资料加载前的整理、检查a)二维资料解释应整理、检查的内容:1)二维工区的坐标范围;2)测线的起点、拐点、终点坐标;3)测线的地表高程、浮动基准面高程及静校正量;4)地震测线的名称、总道数、道间距、道增量、起点和终点的道号以及不少于两个点的炮道对应关系;5)测线的数据类型、采样间隔、第一个采样点的时间、记录长度。b)三维资料解释应整理、检查的内容:1)工区边界拐点的坐标;2)地表高程、浮动基准面高程和基准面静校正量资料;3)测线的条数、最大测线号、最小测线号、线号增量及每条纵测线方向上的最大

5、、最小CMP号、道号增量、道间距、线间距、线道显示方向;4)地震数据类型、采样间隔、第一个采样点时间、记录长度和要加载的时间范围。c)钻井资料应整理、检查的内容:1)井号、井类型、井位坐标、补心高及补心海拔;2)井轨迹资料;3)钻井分层数据;4)测井资料应整理、检查的内容:5)数据来源、测井公司、测井时间、测井数据的类型;6)井号、井深范围、记录格式、曲线名称、深度与幅度单位、深度采样间隔。3.2.2资料加载后的分析、检查a)屏幕上地震测线位置底图分析的内容:1)二维工区:井位与测线的位置关系是否正确;2)三维工区:井位与测线的位置关系是否正确。工区建立后计算的线、道号与实际工区是否完全一致。

6、b)屏幕上剖面检查的内容:1)对10二维地震资料,起止炮道号、道数、剖面长度、反射特征、反射时间、不正常道的位置、测线交点等应与提供的原始资料一致;1)对三维资料,要求加载的垂直剖面、时间切片与纸剖面及时间切片的特征一致;2)对井资料,深时转换后的测井曲线数据要齐全,曲线名正确,井曲线与井分层、地震分层、地震反射特征要有正确的对应关系。3.3地震反射地质层位的标定地震反射标准层位的标定按SY/T5938《地震反射层地质层位标定》的规定执行,在标准层标定的基础上标定页岩层反射。3.4地震反射层层位的命名地震反射层层位的命名按SY/T5933《地震反射层地震地质层位代号确定原则》规定执行,页岩段参

7、照油组命名方法进行命名。3.5速度的分析与应用3.5.1资料利用声波测井、VSP资料、地震测井、速度谱及岩心测试等资料,提取各地质层位不同岩性段特别是页岩层的层速度。3.5.2研究层速度、平均速度在横向的变化规律。3.5.3应用各种速度信息,分析、综合、提取适合于时间构造图空间校正或时深转换的均方根速度和平均速度。3.5.4对建立的速度场应做如下分析a)对速度场的变化趋势要从地质上分析是否可靠、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