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构的体表定位方法

脊柱结构的体表定位方法

ID:13546654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3

脊柱结构的体表定位方法_第1页
脊柱结构的体表定位方法_第2页
脊柱结构的体表定位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脊柱结构的体表定位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脊柱结构的体表定位方法一、触摸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1、棘突的触摸定位法:(1)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唯C4棘

2、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应注意鉴别。(2)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摸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3)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T7棘突平。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

3、、T5T6、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2、横突的触摸定位法:(1)颈椎横突的触摸定位: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7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1.0-1.5cm,即为一个横突。(2)胸椎各横突的触摸定位:不易触摸清。

4、(3)腰椎各横突的触摸定位:L3横突:最易触摸。在骶棘外缘与第12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另一方法:医生将拇、食指尽力张开,置于患者的腰肋部,食指的桡侧贴近患者的肋弓,拇指尖所指即为L3横突尖。L4、L2横突:既然L3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L2、L4横突。L5横突:位于髂后上棘的稍外上方。3、关节突的触抹定位:在棘突的两侧,用力按压时,可触到一系列串珠状骨性隆起,即为关节突。颈腰椎关节突较深,胸椎者较浅,后者较易摸清。4、椎体:第L3腰椎体平脐。触摸法定位法,虽简便、实用,但因个体的发育、肥瘦不一,病理变化千差万别,故准确性较差。二、比移法:即从个体的X线片上,测量出各

5、结构间的具体数据,再按比例(即将此数据除以X线片的放大或缩小率),将数据移到人体上,以定出各结构的体表位置。具体方法如下:1、颈椎棘突定位:从颈椎侧位片上,可以清楚地测量出该片之C2尖至C7顶尖的距离。而且还可测量出C2棘突尖至C3棘突尖、C3至C4棘突的距离;依次类推,颈椎每个颈椎棘突的位置在一张线侧位片上都能精确地测量出。而任何人的C2、C7棘突是能准确触抹清楚的。故在人体上其C2、C7间的距离也能测量出。根据下列计算就可精确地标出颈椎各棘突的位置。如X线上其C2-C7,为15cm.而人体的C2-C7为10cm.其放大率:15cm/10cm=1.5。若需知人体

6、C4棘突的位置。则测量X线上C2-C4为6cm。那么人体上C4棘突,则应位于人体C2棘突下:若要确定人体C5的位置。则就测量X线片上C2-C5=7.5cm.那么人体上C2-C5的距离,应为7.5cm/1.5=5cm处。2、腰椎的棘突定位亦可如此。仅胸椎稍困难点。再者,利用侧位片,还可粗略估计表皮至黄韧带的深度。以策针刀安全3,上下关节、横突、椎板间隙、椎板间距的位置,均可在颈、胸、腰段正位X线片上显示出。因而也可测量出其间的数值关系。故亦可用比移法在人体表面标出。目的:以选取进针刀的安全区。在脊柱周围进针刀,有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危险区。如患者颈椎正位片上:C

7、5.6棘间的中点(A)到其右侧的椎板内侧(b)为0.6cm;(A)到关节突关节的外侧缘(c)为2.0cm。假如该片的缩小率为0.5。故该患C5.6棘间的中点到右侧椎板内缘的距离,即为:A-b=0.6cm/0.5=1.2cm.中点到关节突外侧缘的距离,为:A-c=2.0cm/0.5=4.0cm.若D为上下关节突的中点:即为(A-c)-(A-b)X1/2处。即:(4.0cm-1.2cm)X1/2=1.9cm.故该患者在中点旁1.9cm处(D点)进针,是相对安全的。亦可用此法选取胸、腰段进针之安全区。脊柱体表定位的作用一、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棘突间位置。二、既知棘突间位

8、置,就可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