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鸡重要疫病的临床特征及防控措施

2012年鸡重要疫病的临床特征及防控措施

ID:13548905

大小:58.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23

2012年鸡重要疫病的临床特征及防控措施_第1页
2012年鸡重要疫病的临床特征及防控措施_第2页
2012年鸡重要疫病的临床特征及防控措施_第3页
2012年鸡重要疫病的临床特征及防控措施_第4页
2012年鸡重要疫病的临床特征及防控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鸡重要疫病的临床特征及防控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鸡重要疫病的临床特征及防控措施张国中,赵继勋(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1主要临床表现  1.1.1雏鸡和商品肉鸡:发病后表现较为典型,死亡率高,剖检以出血性变化为主,包括肝脏、脾脏、腺胃、肾脏、胰腺、肠道、心冠脂肪、腹部脂肪、鸡冠和脚趾部鳞片等均可见到明显的出血现象。  1.1.2育成鸡:发病较以前明显增加,发病后表现通常不典型,但死亡率也较高,严重可达50%以上,部分鸡有神经症状,肾脏肿大和胰腺坏死是常见的主要剖检变化,其他脏器的出血性变化亦偶尔可见。  1.1.3产蛋鸡:发病后主要表现为产蛋下降和死亡,部分鸡

2、场死亡率较高。剖检主要可见卵泡变形、软化、坏死和萎缩,输卵管、子宫内常有程度不等的粘性分泌物。部分试用变异株疫苗的鸡群也由于疫苗免疫效果(主要是免疫后抗体水平较低)不佳造成感染发病,但发病表现通常轻于未使用变异株鸡群。1.2主要防控措施  1.2.1基本免疫程序:种鸡和蛋鸡可在10日龄左右进行初免,30日龄和开产前再各进行一次免疫,36周龄左右进行第四次免疫,换羽鸡开产前进行第五次免疫。进口祖代鸡由于没有母源抗体首免应尽量提前,可在1~3天进行。流行季节可选择对商品肉鸡进行免疫,通常在10日龄左右进行一次免疫即可。  1.2.

3、2免疫效果监测:上述基本免疫程序中,45日龄左右是免疫监测的一个关键点,检测后如果没能看到抗体的明显上升,应及时进行补免。RE-4和RE-5抗体检测不能很好的反应流行毒株的抗体水平,但在利用RE-4和RE-5疫苗反复免疫的情况下,由于交叉反应的存在二者的抗体水平越高,流行毒株的抗体水平也相应越高。  1.2.3抗体诊断指标:不同毒株间较大的差异给抗体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特别对于不进行疫苗免疫的商品肉鸡群,变异株感染后短时间内(3~5天)通常检测不到RE-4和RE-5抗体,由于感染后鸡只死亡多而快,因此很难通过抗体检测进行诊断

4、,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变异株抗体检测才对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2.4流通领域管理:流通领域管理不善是造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传播的主要原因,病鸡的处置不合理(如急宰上市、随意丢弃)以及人流、物流交叉污染是造成病毒在集团内传播的主要方式。对于已发病鸡场由于严重的环境污染还有形成感染反复发生、迁延不断的可能。亦应关注麻雀、老鼠等引起的病毒传播。  1.2.5应密切关注和监测生产中的流行毒株变化,尤其是已进行变异株免疫并且有了抗体仍疑似发病的鸡群监测更为重要,有助于及时了解不同类型流行毒株的发展动向。2H9N2亚型禽流感2.

5、1主要临床表现  2.1.1雏鸡和商品肉鸡: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感染后通常会降低机体抵抗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继发感染,尤以大肠杆菌常见,造成鸡群难以饲养和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剖检主要表现为气管有黏液和喉头气管的轻度出血,继发或并发会加重损伤并可能形成支气管干酪样栓塞。  2.3.2产蛋鸡:死淘率通常不高,可能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采食量下降和产蛋量下降。剖检主要可见喉头气管的黏液和轻度出血、支气管入胸处干酪样堵塞,肺轻度出血,卵泡表面极度充血,输卵管和子宫内有程度不等分泌物,多并发卵黄性腹膜炎。2.2主要防控措施  2

6、.2.1基本免疫程序:与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相比,H9N2病毒的传播能力较强,因此防控相对困难。在选择针对当地流行毒株类型的疫苗的基础上,其基本免疫程序可参照H5N1疫苗免疫进行。  2.2.2抗体诊断指标:疑似发病的鸡群在发病后10~14天,检测HI抗体有一定比例达到13log2以上可作为诊断参考指标。  2.2.3生物安全措施:15~25日龄的雏鸡,由于母源抗体逐渐消失,免疫抗体尚不具足够的保护力,这段时间的隔离防护尤为重要。3新城疫(ND)3.1主要临床表现  3.1.1雏鸡和商品肉鸡:发病时通常较为典型,会造成程度不

7、等的死亡,严重者死亡率可达50%以上,部分鸡有神经症状,剖检有明显的胃肠道出血现象,特别是腺胃出血和脾脏的出血坏死较为常见。  3.1.2产蛋鸡:发病时表现不典型,通常死淘无明显上升,以产蛋下降为主要发病表现,剖检时也存在程度不等胃肠道出血现象。3.2主要防控措施  3.2.1疫苗免疫方法:采用活苗和灭活苗联用的方法。建议灭活苗于10日龄左右初免,至少在开产前和36周龄左右时再各免一次。活苗在1~3天和20天左右各用一次,其他时间则定期间隔应用活苗免疫。对于ND多发地区或企业,可在常规疫苗免疫的基础上试用变异株制备的灭活苗于1

8、0日龄左右和开产前代替常规灭活苗进行免疫。  3.2.2免疫效果监测:ND免疫效果的好坏受到母源抗体、免疫时机、免疫方式和疫苗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强免疫效果监测、适时补免是做好ND免疫的重要环节。  3.2.3抗体诊断指标:产蛋鸡群发病后7~10天,通常其HI抗体可达到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