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胺的合成 文献综述

聚苯胺的合成 文献综述

ID:13549217

大小:1.82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3

聚苯胺的合成  文献综述_第1页
聚苯胺的合成  文献综述_第2页
聚苯胺的合成  文献综述_第3页
聚苯胺的合成  文献综述_第4页
聚苯胺的合成  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聚苯胺的合成 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聚苯胺的合成及应用聚苯胺(Polyaniline)一种重要的导电聚合物,是研究最为广泛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之一,其具有原料价廉、工艺简单、导电性优良、耐高温及抗氧化性能好等优点,受到人们普遍青睐,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使其成为导电高分子研究的主流和热点(1)。一、研究背景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聚乙炔的发现,人们对共轭聚合物的结构和认识不断深入和提高,逐渐产生了导电高分子这门新兴学科。由于导电高分子材料作为新兴不可替代的基础有机材料之一,几乎可以用于现代所有新兴产业及高科技领域之中,因此对导电高分子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聚苯胺自从1984年,被美国宾夕法

2、尼亚大学的化学家MacDiarmid等重新开发以来,以其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电化学可逆性,优良的电磁微波吸收性能,潜在的溶液和熔融加工性能,原料易得,合成方法简便,还有独特的掺杂现象等特性(2),成为现在研究进展最快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之一,以其为基础材料,目前正在开发许多新技术,例如全塑金属防腐技术、船舶防污技术、太阳能电池、电磁屏蔽技术、抗静电技术、电致变色、传感器元件、催化材料和隐身技术等。但是聚苯胺分子链上的苯环结构,导致高分子链的刚性较大,并且分子间氢键导致其难溶、难熔、可加工性能比较差。这些问题又严重限制了聚苯胺的应用范围,因此,如何克服这些缺点制备溶解性和稳

3、定性好,具有高导电性等优良性质的聚苯胺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的研究中,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采用的措施主要有:(1)引入环取代基或N13取代基,利用取代基的位阻效应,降低分子链的共平面性,降低分子链的刚性,从而提高聚苯胺的溶解性。(2)采用质子酸掺杂,尤其的大分子有机质子酸,降低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提高溶解性的目的。(3)可以和可溶性的高分子共混,制备聚苯胺复合材料,既可以提高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又可以得到更多的复合性能。(4)制备亚微米或者纳米级聚苯胺颗粒,可以提高其的热稳定性和可加工性。二、聚苯胺的结构Green和Macdiarmid等先后提出了聚苯胺的不同结构式,

4、但是有与事实相矛盾的地方。经过多年实验研究,Macdiarmid提出了被广泛接受的苯-醌式结构单元共存的模型,其存在状态可以随着两种结构单元的含量不同而相互改变。X为聚合度,y为摩尔分数图1聚苯胺的链结构模式三、聚苯胺的高氯酸掺杂导电高分子的“掺杂”通常是指当它从绝缘态转变成导电态时需要从自身分子链中迁移出电子,这种电子的迁移过程就称为“掺杂”。但是,聚苯胺有自己特殊的掺杂机制,通过质子酸掺杂导电,整个掺杂过程,分子链上电子数目并没有变化,并且通过质子酸掺杂和氨水脱掺杂可以实现聚苯胺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可逆变化。13图2聚苯胺的可逆掺杂过程四、聚苯胺的合成方法聚苯胺的合成方法

5、大致有化学氧化聚合法、电化学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含氟聚苯胺的合成法、磺化苯胺氧化共聚合法、分散聚合法等。4.1化学氧化聚合法化学氧化聚合法是指在酸性水溶液中用氧化剂(催化剂)使苯胺单体氧化聚合的一种方法,化学氧化法能够制备大批量的聚苯胺,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制备聚苯胺的方法。化学氧化法合成聚苯胺主要受反应介质酸的种类及浓度、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所用氧化剂不同主要有过硫酸铵法、二氧化锰法、硫酸铁法等。4.1.1过硫酸铵法沙兆林等人(3)采用过硫酸铵氧化聚合合成聚苯胺:先将苯胺与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苯胺盐,然后再用均相聚合法合成聚苯胺。任斌

6、等人(4)同采用过硫酸铵氧化合成聚苯胺,其过程是在一定温度下,将减压蒸馏的分析纯苯胺加入到一定量水中,不断搅拌13,加入酸生成苯胺盐,再将含有一定量氧化剂的酸溶液缓漫地滴入其中,连续反应数小时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粉末状聚苯胺样品。4.1.2二氧化锰法在酸性条件下二氧化锰是一种强氧化剂(5),张红萍等人(6)采用二氧化锰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合成聚苯胺,得到的聚苯胺的电导率为12.5S/em。4.2电化学聚合法电化学聚合物制备聚苯胺是在含苯胺的电解质溶液中,选择适当的电化学条件,使苯胺在阳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黏附于电极表面的聚苯胺薄膜或沉积在电极表面的聚苯胺粉末(7)。电

7、化学合成的聚苯胺由电极电位来控制氧化程度,合成的聚苯胺的电导率与电极、电位和溶液pH值都有关系。目前主要的方法有动电位扫描法、恒电流聚合、恒电位聚合和脉冲极化法。4.3乳液聚合法4.3.1乳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是一种环保型的方法,主要以水为介质,用大分子磺酸作表面活性剂,将聚苯胺制成乳液状,这在后处理时可减少使用一些强酸性溶剂。杨渊等人(8)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苯胺。4.3.2微乳液聚合法微乳液聚合体系由水、苯胺、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组成,所得聚合物微乳液乳胶粒径分布比常规的乳胶粒径分布要窄得多,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