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

ID:13552061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3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_第1页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_第2页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_第3页
资源描述: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规划提出:四川15市+重庆31区县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戴宾介绍,早在2003年,国家编制“十一五规划”时,就提出了成渝经济区的概念,但一直未能实施。  2007年4月,川渝两省市联合研究签订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如今一晃也是3年有余。  今年年初,国务院开始着手研究制定具体的成渝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先后3次召开了规划编制会,并紧锣密鼓地到四川和重庆两地调研,进一步完善原有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初稿)》。  用戴宾的话讲,成渝经济区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如今破茧待出,

2、应该算是众望所归了。  根据初步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将涵盖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总面积20.61万平方公里,人口9840.7万,GDP总量1.58万亿元。  四川15个市分别为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和广安。  重庆31个区县除了包括万州、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等23个区县在内的1小时经济圈外,还包含了渝东北的万州、梁平、丰都、开县、垫江、忠县、云阳和渝东南的石柱等8个区县。  未来目标:“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这是当今中国无可争议地三大增长极。但这

3、三大增长极,无一例外地落户东南沿海。在辽阔的西部,谁将承担起“引擎”重任,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成渝经济区呼之欲出。  按照规划,未来的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和经济高地,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  在具体发展中,成渝经济区的空间布局将依托中心城市和长江黄金水道、主要陆路交通干线,形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布局。  省社科院研究员刘世庆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成渝地区将是西部最具全国性增长极条件的经济区。“这里自然环

4、境优越,资源密集,人口密集,城镇密集,经济密集,交通发达,许多指标都可与东部媲美。”  从未来发展来看,成渝经济区将与沿海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长极呈东西犄角鼎立之势。  加快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  关于成渝经济区的规划建设,社科院研究员刘世庆分析,“共建西部发展高地和开放高地,发挥成渝经济区增长极的作用,关键是交通。”应大力开发成渝经济区与国内各地、西部邻国及泛亚铁路之间的铁路、高速公路、航空、航运、管道运输等建设,使成渝经济区成为我国通江、达海、越边的枢纽,让中国从西部走向世界。  戴宾认为,成渝经济区首要的是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城际铁路开通形成同城化之

5、后,市场要素会形成自由流动,真正促进合作互赢。  戴宾认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概念提出很早,但起步较晚。规划出台后,如何加快实施这一战略,让成渝两地的老百姓真正享受成渝经济区带来的优势和好处才是关键。“成渝经济区打造成功后,将促进成渝两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快速发展,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经济区带来的方便与好处。”华西都市报记者牛莉  专家热议  更多国内外产业将涌向成渝经济区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的消息,引发川内专家学者的热议。  为成渝“十二五”发展规划蓝图  “规划的最终出台,对成渝经济区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6、省政协委员、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教授王新前听到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成渝经济区规划的消息后,十分高兴。王新前认为,成渝经济区的最终实现,对区域的产业布局、产业链配套、交通发展、中间地带的二级城市发展都将起到无法估计的带动作用。  四川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崔广义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是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作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条件最好的区域,成渝经济区被定位为全国重要的增长极,它的建立将极大地促进成渝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成渝地区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规划出了一幅美好前景。  国内外产业流向更多将涌向成渝经济区  “中央对区域的财税、产业等方面肯定会有配套的政策支持。”

7、王新前说,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布  局、产业发展,今后就上升到国家层面,势必会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国内外的大企业在产业转移布局时,肯定会更多涌向成渝经济区,提升区域产业的规模和质量,更多高端的产业肯定会在区域落户发展,促使区域内产业调整,市场要素也会形成自由流动,最终达到川渝两地合作互赢。  二级城市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川渝自“分家”后,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的中间地带的发展就受到了一些制约,成为区域经济的“塌陷地带”。王新前说,成渝经济区规划最终出台后,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之间的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