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思维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思维问题

ID:13559132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3

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思维问题_第1页
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思维问题_第2页
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思维问题_第3页
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思维问题_第4页
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思维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思维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思维问题——谈谈个人心得体会提到企业文化的建设,我认为必须要用战略思维的高度来认识它,中国的企业要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也必须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来认识。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两个基点上。第一基点,应该是密切关注国际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化,关注世界企业经济体制和经营管理形式的变化,在新的国际条例和国际经济的大背景下,转变我们的观念,以国际规则为准则,逐步形成符合国际规则的企业文化观念,主动应对新的国际条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这两

2、个不可逆转已经变成了巨大的压力,并对中国的企业改革和中国企业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和冲击。在这种国际大融合的背景下,建设中国的企业文化必须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转变我们的观念,以国际规则为准则,逐步形成符合国际规则的企业文化观念。这样说,看起来好像有点绝对化,但是我们要看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我们在这种趋势下是没有优势的,弱势的一方是没有权利制定规则的。  比如,前两年安南提出了一个“全球伦理”6的观念,他的想法是能不能把世界各国的伦理道德够提炼出来,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伦理。伦理、道德、文化问题,

3、能否像经济一样形成这么一种国际化的东西,这种观念在国际上引起很大的轰动,虽然这种观念还没有被世界全部接受,但大部分已得到人们的认可。由此可见,世界正在走向一种融合,在这种国际大融合的趋势下,如果我们不能积极地以国际规则为准则,转变一些落后的观念,那么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我们将继续处于劣势。  过去的“中体西用”,企业只是在技术方面大量引进西方的东西,而在文化内涵和文化本质上还保持着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这种观念现在正在经受着冲击和挑战,如果在运用国际化的管理规则和条例的同时不能解开背后的文化密码,那么你就无法获得进入国际竞争的

4、通行证,所以我们说,想要在技术、制度、管理层面上与国际规则看齐,那么在文化上就必须要融入到国际化这个大环境之中,否则就很难接轨。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文化观念一定要转变,要以国际标准为准则,逐步形成符合国际规则的企业文化观念。6二是主动应对新的国际条例。近年来,我国企业虽然对新的国际条例的敏感性越来越强,反应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是对某些条例我们重视的还不够,比如,在GIS9000质量认证、ISO14000环保认证之后,有一个新的国际贸易标准SA8000还没有引起企业的广泛重视,甚至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前二年,我国浙江的一些

5、企业生产的打火机销到欧洲,在这些西方国家处处遭到打压,他们说我们生产的打火机不含社会责任,不符合SA8000国际贸易标准。开始他们很不理解,认为我们的打火机销价是几欧元,他们的打火机销价几十欧元,是我们的产品冲击了他们的市场,而故意刁难我们。但后来慢慢理解了。SA8000就是社会责任标准,主要是把企业文化、道德、伦理纳入一个量化体系,涉及到雇佣童工问题、职工的健康安全问题、差别待遇问题、惩罚措施问题、职工的劳动时间问题,还有报酬标准问题,这个体系要求企业对员工负责,对员工的权益进行评估。我们的打火机销价是几欧元,他们的打火

6、机销价是几十欧元,在成本中,我们的产品人员工资的含量太低,而他们的产品成本中的人员工资含量是很高的。但目前我们国内只有三家企业运用了这个标准,比如青岛的海尔集团。那么,企业的产品在出口时就多了SA8000这样一个标准,在考察你的质量和环境之外,还要看你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生产的这种产品,你的产品质量是靠什么来保证的,是不是靠着非人性的、非人道化的方式取得的产品,如果是这样的话,对方就有权利拒绝你的产品进入他的国家。这就等于给我们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增加了一层贸易壁垒。目前,对SA8000的敏感性要进一步加强,就是说要把企业文

7、化、伦理、道德分解为可实施的、可操作的具体标准。因此,在遵守国际规则方面,我们应该占得先机,提高敏感性。SA8000、GIS9000和ISO14000都是为了使企业的产品符合人性化的标准,虽然中国的“以人为本”和外国的人道化是有所不同的,但怎样处理好中国特色和国际标准的统一关系,是摆在我们企业家面前的一道难题,谁能处理好这对矛盾的辨证统一,谁就可以迅速和国际规则接轨;如果处理不好,走过了,就只能是生搬硬套国外的东西了。假如你追不上国际的标准,你就不可能纳入国际化的轨道之中去,如果纳入不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当中,受到的制裁就会

8、更多,该得到的待遇就会更少。  再比如前几年美国闹炭疽病,我们闹“非典”6。为应对突发事件美国拿出15亿美元到世界各地去购买治疗药品,这种药品在中国已研制成功,当时就有专家预测,这15亿美元中国就是挣不到10亿,起码有50%是中国挣,因为在中国,这种药品的生产工艺已经成熟,原料也非常充沛,而且成品储量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