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频考点讲与练

高考高频考点讲与练

ID:13578539

大小:3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3

高考高频考点讲与练_第1页
高考高频考点讲与练_第2页
高考高频考点讲与练_第3页
高考高频考点讲与练_第4页
高考高频考点讲与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高频考点讲与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考高频考点讲与练  一、地球运动速度  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赤道处的线速度最大,两极处为0,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处为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15°小时。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变化。地球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约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约为1°/日。  例1.下面是有关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读图,回答(1)~(2)题

2、。  (1)下列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0外各处都相等,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在远日点(7月初)时最慢、在近日点(1月初)时最快。  (2)甲图中M点的纬度、乙图中N点的月份分别是  (  )  A.30°、1月  B.60°、7月  C.60°、1月D.

3、30°、7月  [答案]B  [解析]甲图中M点的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所以M点的纬度是60°。乙图中N点的公转速度最慢,因此N点的月份为7月。  二、日照图转换  1.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有:(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2)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5)晨昏线与各纬线可垂直、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可相切、可相离;晨昏线还可平分赤道。晨昏线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

4、所跨经度)可确定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归纳起来主要有:(1)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确定(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确定。(2)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的确定:可以通过切点时间(12时、0时或24时)推算出经度,再通过直射点位置确定其纬度。(3)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确定后,就可将交点和切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但要注意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始终垂直。(4)太阳直射点永远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永远位于极圈上及其以内。 

5、 例2.请按要求把甲图转化为乙图。作图要求:画出北半球日期分界线、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处于黑夜中旧的一天。  [答案]如丙图所示。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能力,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根据图中A点经度为150°E和时刻为6时,可知0时(新的一天开始)经线的经度为60°E,其与180°经线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70°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三、地震震级和烈度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含义不同却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震级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即一次地震释放出多少能量。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的发生,不论在哪里观测,震级只能

6、有一个,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样的。  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有:(1)震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2)震中距:其他条件相同时,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最大。(3)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4)地质构造:地面有断层处,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区烈度大。(5)地面建筑:危房或质量差、抗震性差的建筑物处烈度大。(6)人口密度:人口、建筑物密集区比人口稀少、建筑物少的地区烈度大。  例3.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与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发生5.70L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12时16分,昭通市彝良县又发生5.6级地震,震源

7、深度10公里。至2012年9月8日下午2时,地震已经造成了18.3万户共计74.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80人,房屋倒塌7138户,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37.04亿元。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本次地震“小震大灾”的原因。  [答案](1)两次地震叠加,震源浅:两次地震间隔时间短,而且地震震源深度仅有10公里、14公里,因此破坏性很大。(2)住房质量较差:地震中心的彝良县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鸟蒙山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当地群众生活贫困,房屋抗震性能普遍偏弱,部分房屋为“墙抬梁”式结构,抗震性能不好。(3)山高坡陡:灾区多为山区地形,山高坡陡,海拔落差大,有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