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卷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试卷答题技巧

ID:13582932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3

高考语文试卷答题技巧_第1页
高考语文试卷答题技巧_第2页
高考语文试卷答题技巧_第3页
高考语文试卷答题技巧_第4页
高考语文试卷答题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试卷答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试卷答题技巧一、选择题选择题要多进行比较,本着客观性原则做题,因为语文是非常容易形成主观臆断的,因此在主观想象的同时,需加大客观事实的求证。选择题答案是不能有争议的,如果主观臆断,将会形成多个答案,是违背出题意图的,因此做题时,要看清楚问什么,千万不要以为问了什么,这样才能在现有能力上少丢分。二、修改病句语病的试题一般有相应的规则,只要熟记病句类型,运用老师教给的检查病句的方法,就能解决问题。我们通常把“语法判断”法作为做病句题时的最主要的解题方法。实践证明,这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应试策略。例如,搭配不当的

2、病句,我们从“动宾搭配、并列词语与其相关的主语宾语的搭配,一面与两面的搭配”等方面入手,成分残缺的病句要侧重对“由于句首有介词而造成的主语残缺、宾语的修饰成分过长而造成宾语残缺”等方面思考。三、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一:1.如果考生觉得对于文章的主旨不好把握,可以先看文后五选二的多选题,其中的选项一般有3项正确,2项错误,可以借助看这些选项来理解文章。2.大阅读题的文字回答部分,答案要求对原文语言进行筛选、概括、整合,一般不宜直接用原文的句子作答,常常需要对原文的五六句话进行整合,转化为考生自己的语言。整合过程中,要求

3、把形象语言整合成平实、简练的语言。3.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读材料,自己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再看题做题;另一种是先通过读题目,再读文段,带着问题读文章,快速把握文章要点和思路。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者不易受到题目的误导,但用时较多;后者解题较快,但易被题干中的陷阱误导。采用何种方式,应因人而异,并在平时训练中摸索比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答题技巧二:1.依文答题。根据提干要求,首先找到答题区域。2.筛选信息。在答题区域内筛选主要信息,摒除次要信息。3.提炼组装。根据题目要求整合所筛选的信息词句,组织语

4、言答题。4.依分答题。一般情况下,4-6分的题,不是一句话就能答全的,往往需要分条概述或列举。至少要分两条或两条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多答总比少答好。答题技巧示范:5《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的现代文阅读题《绵绵土》。(原文略)第14题:本文描写的“绵绵土”有哪些特点?(4分)(细柔,温暖,金黄色,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本题只要答题区域选对了,答题就会非常容易。五、六自然段是直接写绵绵土的,十二自然段写绵绵土的来源,紧扣问题中的“绵绵土”筛选主要信息即可。第15题: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荡

5、着近乎重逢的狂喜”?(6分)参考答案:(1)作者诞生在绵绵土上,他认为大沙漠是绵绵土的发祥地;(2)作者年轻时就有一个“沙漠梦”,大沙漠再现了他失落多年的“梦境”。解答本题的主要方法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重逢的狂喜”,整合信息,组织语言,分条概述。第二段中的“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了多年的一个梦境。几十年来,我从来不会忘记,我是诞生在沙土上的”。第十二段开头的“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它是从远远的地方飘呀飞呀地落到我的故乡的。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土的发祥地”。第16题:除了以“沙漠――绵绵土――

6、沙漠”为思路安排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5分)(母体——绵绵土——故乡)考察文章的结构思路,整体把握很重要。首先根据题干的暗示“隐喻性”,弄清“绵绵土”的寓意,然后答题。第17题: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7分)参考答案:(1)对绵绵土的回忆,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乡古老习俗的怀念。(2)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3)讲述了生命与母体、人与故土之间难以割舍的精神、情感联系,表达了游子对

7、故乡深深的眷恋。抓住最后两段中的“我久久地伏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又厚又软的沙上,百感交集,悠悠然梦到了我的家乡,梦到了与母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绵绵土“是一个远古的梦。但是我这个有土性的人,忘不了对故乡绵绵土的眷恋之情。原谅我这个痴愚的游子吧”等抒情的句子来答题。注意题干里的“和”,暗示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答题,还要揭示出绵绵土的隐喻义:人与母体,人与故土的联系来分条概述。四、诗词鉴赏5“诗词鉴赏”答题技巧有“七招”:第一招:看题目。看考卷上诗词鉴赏的题目,从中受到启发。2006年全国卷《题竹石牧牛》并引

8、,从题目,你可以初步判断出这是一首题画诗。“竹石牧牛”是画名,也应该是画面内容的概括。第二招:看作者。近年来,考查“熟悉的作者陌生的诗”较普遍,解读时可从诗人入手。作者如果是杜甫,你就应该想到安史之乱,如果是苏轼,就应该想到他一生坎坷,如果是李清照,你就应该想到李清照的仇是双重仇,既有家仇又有国仇。如果选的作者是你没读过的,请放心,注解上一定有介绍。第三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