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严复对翻译学的影响

试论严复对翻译学的影响

ID:13584108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3

试论严复对翻译学的影响_第1页
试论严复对翻译学的影响_第2页
试论严复对翻译学的影响_第3页
试论严复对翻译学的影响_第4页
试论严复对翻译学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严复对翻译学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严复对翻译学的影响  摘要:严复是翻译界的  一个奇葩,其体现在选择原书时的精审和翻译时的精准上。也就是以何种初衷选择原书,以何以标准进行翻译。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严复对翻译学的影响,以及这对从事翻译者的启发和意义。  关键词:翻译;信;达;雅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一、严复生平简介。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西方列强正对独立自主的中国进行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使风平浪静中生活的人们从此不得不过水深火热的生活。自称盛世太平的旧中国在西方列强的舰队枪炮下如此不堪一击,长  期被封闭的那堵墙碎得面目全非,外边

2、的空气日益涌向国内,与此同时一大批爱国团体和人士给西方的无理侵略进行了既惊心动魄又可歌可泣的自卫战役。不管男女老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求救国的灵  丹妙药,而严复也不例外。其救国家的方式不是枪炮弹药,而是利用笔尖靠翻译,这点他在翻译界中成为屈指可数的且在其中享誉四方的关键。每个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一道给西方列强的肆意侵略还  了最民族的一击。通过百年的坚定抗夷,外来者成功赶出了家门,基本恢复了原有面貌。  严复(1853至1921),生在书香门第,他幼小聪明慧知,词富飘逸。十四岁时考上沈文肃葆桢所创建的船政学校。1876年派赴英国海军学校,学习战术及炮台等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最擅长数学  ,又研究伦理学进化论和社会法律经济等诸多学科领域。归国后,在北洋海军学堂当教授。庚子义和拳起义后,隐居上海七年,他主要的译著,多半都成于这个时期。民国初曾任京师大学堂(即现在北  京大学)校长。  严复所翻译的书重要共有九本,我们一一给列罗了,即《天演论》《原富》《法意》《穆勒名学》《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名学浅说》《中国教育议》等。其所翻译的九本书中,唯  有《原富》《群学肄言》《法意》《社会通诠》等四本书是取原书全译的。《中国教育议》和《群己权界论》是篇幅较长的论文而已故其难称书。而《天演论》虽在翻译界享有很高的权威,但其是赫胥  黎全集第九册《

4、进化与伦理》中的的序论和本论两篇而成。至于《穆勒名学》也不足原书之半。所以其所翻译的风格可谓‘断章取义’,但这似乎不是瑕疵,质的方面很少有人不满,量的方面,却嫌其  太少。  二、严复以怎样的标准选择原书。  严复何以仅仅译有薄薄九种,近不足以比林纾也远不足以比隋唐的大师,其在翻译界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中国的翻译界享有这种名誉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其过人之处一显在选择原书之精审。现分四  层来说明:一、严复选择原书之卓识。他生在中学为体和西学为用的氛围中,更多的国人都知道西方的枪炮、光、舰船等,而他更是不可多得的海军人才,他不介绍造船制炮的技艺。以承认西方国家的  强盛为态度把以自

5、由为体和以民主为用的西方思想介绍并传播给了国人,这是他所观察到得西方文化的精髓,也是为何介绍西方思想的因缘及初衷。二、严复所作的每译书都具有极深远的用意。当时的  满清政府在外来的侵略和内来的不满氛围中可谓奄奄一息、狼狈不堪,尤其是汉人排满的主张更为激进,反复为了缓解时势之需要。为了表示不赞成汉人排满的主张,特翻译一部《社会通诠》,则自序  中说,“中国社会犹然一宗法之民而已”。深远的用意似乎成了严复的‘专利’。三、严复所选择的书都由经他精心研究的。凡和原书有关系的书,他都涉猎过。不然,他作的每个详解和‘断章取义’  式的选取不会显得那么逼真和令人心服口服。这点,在他的序言和注解

6、里便知,在这里一一不作罗列了。四、严复选择了自己熟悉该书与中国固有文化的关系、和与中国古代学者思想的异同。严复在《  天演论》的自序里表述:“及观西人名学,则见其于格物致知之事,有内外籀之术焉,有外籀之术焉。乃推卷而起曰,有是哉,是故吾《易》《春秋》之学也。一面介绍西学,一面不忘国本,这何尝不  是严复译书的特点。  三、严复厘定了翻译标准。  其过人之处二显在翻译原书之精准。论翻译,有人称其难有人称其易,有人说对于原作者不要负责人只对自己负责任就行。有关翻译的著书立说都离不开何以作为翻译之标准,其是翻译问题聚焦的关键  点,严复提出:‘翻译之标准,即‘信、达、雅”,虽然部分学者

7、对严复提出的标准持怀疑态度,甚至一些学者说严复他自己也没能遵守其翻译标准。各抒己见,普遍认为或间接认可并遵循了其翻译标  准。他在《天演论》的序文里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此在译著将全文神理融汇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词理本深,  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又在《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  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