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总结各种方法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总结各种方法

ID:13615190

大小:93.2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3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总结各种方法_第1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总结各种方法_第2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总结各种方法_第3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总结各种方法_第4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总结各种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总结各种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1、综合污染指数综合指数法是一种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得出综合污染指数的方法,它能够较全面地评判其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其中,内梅罗指数法(Nemerowindex)是人们在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时运用最为广泛的综合指数法[1]。式中:Pi为单项污染指数;Ci为污染物实测值;Si为根据需要选取的评价标准;Si为第i种金属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标[2-3](As、Cd、Cr、Cu、Hg、Ni、Pb、Zn依次为15、0.2、90、35、0.15、40、35、100mg/kg)Pi为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Pimax为最大单项污染指数。2、富集因子法富集因子是分析表生环境中污染物

2、来源和污染程度的有效手段,富集因子(EF)是Zoller等(1974)为了研究南极上空大气颗粒物中的化学元素是源于地壳还是海洋而首次提出来的。它选择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素作为参比元素(一般选择表生过程中地球化学性质稳定的元素),然后将样品中元素的浓度与基线中元素的浓度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表生环境介质中元素的人为污染状况[4]。式中:Cn为待测元素在所测环境中的浓度;Cref为参比元素在所测环境中的浓度;Bn为待测元素在背景环境中的浓度;Bref为参比元素在背景环境中的浓度。3、地积累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是德国海德堡大学沉积物研究所的科学家Muller在1969年提出的,用于定量评

3、价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5]。log2式中:Ci为样品中第i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浓度(mg/kg),BEn是所测元素的平均地球化学背景值,通常为全球页岩元素的平均含量(As、Cd、Cr、Cu、Hg、Ni、Pb、Zn依次为13、0.4、62、45、0.35、68、34、118mg/kg),1.5是用来校正由于风化等效应引起的背景值差异的修正指数。4、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由瑞典科学家Hakanson提出(Hakanson,1980),是根据重金属性质及其在环境中迁移转化沉积等行为特点,从沉积学的角度对土壤或者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评价。该方法首先要测得土壤中重金

4、属的含量,通过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背景值的比值得到单项污染系数,然后引入重金属毒性响应系数,得到潜在生态危害单项系数,最后加权得到此区域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6]。单个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Ei计算式为:式中,Ci为重金属的平均浓度(mg/kg);C0为参比值,采用全球工业化前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最高背景值(As、Cd、Cr、Cu、Hg、Ni、Pb、Zn依次15、0.5、60、30、0.25、40、25、80mg/kg);Ti为重金属的毒性系数(Hakanson提出As、Cd、Cr、Cu、Hg、Ni、Pb、Zn的毒性系数分别为10、30、2、5、40、2、5、1)。多

5、个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计算式为:表1重金属Nemerrow污染指数P,地质累积指数Igeo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标Ei、RI与污染分级标准Table1RelationshipbetweenNemerrow(P),geo-accumulation(Igeo),potentialecologicalharmindex(Ei、RI)andclassificationofheavymetalpollution等级PIgeoEiRI清洁(安全)<0.7<0尚清洁(警戒线)0.7-1.0轻度污染1.0-2.00-1.0<40<150中度污染2.0-3.01.0-2.040-80150

6、-300中度污染-强度污染2.0-3.0强度污染3.0-10.03.0-4.080-160300-600强度污染-极度污染4.0-5.0重度污染160-320>600极度污染>10.0>5.0>320表2几种常见指数法及其优缺点Table2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severalcommonlyusedindexmethods评价方法公式优点缺点内梅罗指数法避免由于平均作用削弱污染金属的权值可能会人为夸大或缩小某些因子的影响富集因子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人为污染状况参比元素的选择有待规范地累积指数法log2考虑了成岩作用对土壤背景值的影响应注意K

7、值的选择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将环境生态效应与毒理学联系起来注意重金属间毒性加权或拮抗作用地积累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是德国海德堡大学沉积物研究所的科学家Muller在1969年提出的,用于定量评价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5]。log2(1)式中:Ci为样品中第i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浓度(mg/kg),Bi是所测元素的平均地球化学背景值,通常为全球页岩元素的平均含量(As、Cd、Cr、Cu、Hg、Ni、Pb、Zn依次为13、0.4、62、45、0.35、68、34、118mg/kg),k为修正造岩运动引起的背景波动而设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