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大班科学教案:化学游戏:找动物

义务教育大班科学教案:化学游戏:找动物

ID:13624772

大小:9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3

义务教育大班科学教案:化学游戏:找动物_第1页
义务教育大班科学教案:化学游戏:找动物_第2页
义务教育大班科学教案:化学游戏:找动物_第3页
义务教育大班科学教案:化学游戏:找动物_第4页
义务教育大班科学教案:化学游戏:找动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大班科学教案:化学游戏:找动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班化学游戏:找动物 设计思路: 《纲要》中指出: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的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强调科学教育首先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及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大班科学活动《找动物》是更新观念,勇于探索,把化学实验活动引进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领域的一项实践活动,也是让化学科学走近幼儿所做的一次尝试。因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化学实验活动视为幼儿之“禁区”,认为要创设适合孩子们感知化学科学的条件、环境,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其实并不然,通过我们的尝试发现,任何一个活动,只要老师在活动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和预设,都不会离孩子太远,就如本次活动

2、,我不是追求一种严谨的化学实验程序,而是把侧重点放在让幼儿感知化学变化的奇妙上,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捉迷藏”的游戏形式,贯穿活动始终,不仅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而且让幼儿初步涉入化学的领域,真正感受到世界的奇妙。 活动目标: 1.运用化学小魔术,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积极尝试的欲望。 2.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了解酚酞溶液遇到另一种药水(稀碱溶液)会变成红色的现象,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活动准备: 1.稀碱溶液、酚酞溶液、清水。 2.毛笔、杯子、双面胶; 3.水彩纸数张,教师示范画一张(事先均用彩笔画好树林、房屋等

3、,用毛笔蘸取稀碱溶液画狐狸、老虎、大灰狼隐藏在树林中,晾干),白纸数张(事先用稀碱溶液画上小动物,晾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做化学小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一张已用稀碱画了小动物的白纸,问:“纸上有什么?”“有小动物隐身在白纸里,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请出来?”(幼儿自由畅想)。 2.教师演示: 提问:“老师用什么方法把毛毛虫请了出来?” 3.引导幼儿对水和酚酞进行比较(用试一试、看一看、闻一闻的方法) 教师小结:刚才老师请毛毛虫用的不是水,而是一杯神奇的药水,它的名字叫酚酞。 二、幼儿实验并交流。 1.老师为每位幼儿提

4、供了一张隐藏着小动物的白纸和一杯酚酞溶液,让幼儿自已动手,把小动物请出来。 2.幼儿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3.幼儿互相交流实验结果。 4.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实验过程。 提问:“你请出来的小动物是谁?你是怎样把它请出来的?” 5.引导幼儿归纳得出结论。 提问:“这些小动物都是什么颜色?是谁把它们变成红色的?他们是怎样隐身的?” 结论:酚酞溶液遇到另一种药水(稀碱溶液)会变成红色。 6.老师实验论证。(两种溶液直接反应) 三、游戏:“捉小偷” 1.教师讲故事。 2.教师提问:①猜猜可能是谁把小鸡偷走了? ②小偷可能隐身在哪里? ③我们

5、用什么办法让小偷显身呢? (幼儿自由讨论,各抒已见) 3.幼儿运用刚学过的办法,开展“寻找小偷”的游戏。 1.幼儿“搜索”; 2.幼儿讲述自己“搜索”的经过和结果。 四:结束活动 酚酞溶液和另一种药水(稀碱溶液)在一起的时候,会变成红色。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许多的变化,只要我们小朋友仔细的观察,还会发现许多奇妙的现象。请小朋友回去后找一找、看一看,把你的发现来告诉大家。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

6、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

7、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

8、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