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罗斯福新政

第28课罗斯福新政

ID:13635108

大小:4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3

第28课罗斯福新政_第1页
第28课罗斯福新政_第2页
第28课罗斯福新政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28课罗斯福新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8课:罗斯福新政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分析,了解罗斯新政的背景和主要措施,培养从材料中提取和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进而理解国家调控经济的意义;从罗斯福新政中认识到勇于改革创新精神的可贵,倡导社会公正和人道主义的进步意义。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一、导入: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被美国和世界公认为最受欢迎的美国总统;他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他为什么能在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获得如此崇高的地位

2、和声誉呢?这与他担任总统期间的所作所为有密切关系,本节课的学习的内容就是他最精彩的一笔——从1933年至1941年的罗斯福新政。二、新课讲授:“乱世出英雄”,这句话用在罗斯福身上很合适。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这场大危机造成美国社会动荡不安。那当时美国社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呢?惊恐的储户包围着银行,徒劳地试图在银行关闭或破产前提取一生的储蓄。1500多万美国人——占全部劳动大军的1/4强——绝望地从一家工厂的大门踯躅到另一家工厂的大门,去寻求已不复存在的工作。……失业的匹兹堡钢铁工人

3、,打发自己的孩子到面包店里去乞讨陈面包。——摘编自解力夫:《二次大战三巨头(二):身残志坚——罗斯福》,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第88-89页俄克拉荷马市的奥斯卡·阿美林格在1932年2月召开的国会委员会上说:在俄勒冈州,我看到几千蒲式耳(容量单位,美制1蒲式耳合35.24升)的苹果烂在果园里。……一箱苹果200个卖40到50美分。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却因父母的贫穷今年冬天吃不到一个苹果。——斯塔夫里阿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96-697页从

4、材料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当时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一、银行出现信用危机,濒临破产;二、工厂生产锐减,工人失业严重;三、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贫困人口急增;四、农牧产品价格低,生产相对过剩。面对这些问题,美国政府怎样应对呢?经济危机爆发时期在任的总统是胡佛,他采取的应对办法是什么,我们来看下面的材料:经济不景气的问题决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的。……每个人都应该设法帮助比他不幸的邻居;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帮助它的雇员;每一个社区和每一个州都应该负起

5、责任来组织就业和救济活动。——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选自《美国总统咨文汇编》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胡佛应付危机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不直接干预经济,把经济危机交给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市场来自我治疗;二是利用社会道德的力量唤起人们帮助贫困者。他的这些措施效果怎么样?我可以从1932的总统大选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来,美国人民在11月参加大选投票时,罗斯福获得的普选票超过了57%,并以选举人票472张∶59张的绝对优势而获胜。很明显,“这次投票是对胡佛政府的一次抗议,授予罗斯福一道进行变革的明确的命令。”——《美国的历程》

6、承诺实行新政的罗斯福以绝对优势战胜了试图实现连任的胡佛。胡佛在经济大危机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危机一天天加重,所以说,这次投票是对胡佛政府的一次抗议,授予罗斯福一道进行变革的明确的命令。任命于危难之间的罗斯福针对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大家花10分钟时间看书,并完成表格:涉及领域主要措施目的结果金融业整顿银行、《存款保险法》、美元贬值。恢复银行信用,稳定金融市场。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吸收失业劳动力,扩大消费需求;避免企业间的盲目竞争而导致生产过剩。农业《农业经济调整法》、设立农业调整署。

7、提高农产品价格、减少农产品的相对过剩。就业与社会保障“以工代赈”、制定一系列法律。限制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以上就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大家思考一下,新政到底“新”在哪?对比胡佛强调的靠市场自身的调节和社会道德解决办法,罗斯福新政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强调的是运用国家政府的权力和权威来干预经济,进行经济的宏观调控。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并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此后,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承担起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成为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政策取向。但罗斯福并不能根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008年,美

8、国又爆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与消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的社会化,始终是相互对立存在的,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使作为生产者的资本家尽可能多的生产商品,压低工人工资,赚取最大利润,而生产的社会化,使得资本家需要雇佣大量的工人,作为消费主体的工人却相对贫穷,无力购买商品,这样就出现了生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