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试行)

电子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试行)

ID:13645157

大小:6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3

电子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试行)_第1页
电子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试行)_第2页
电子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试行)_第3页
电子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试行)_第4页
电子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试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子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试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心小学教师电子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试行)为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交流教学经验,将传统的备课方式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制定《桃园中心小学教师电子备课要求与管理办法(试行)》。一、备课要求:1、电子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备课教师共同参与备课。2、学期初由备课组长负责分配教学设计量,具体分工落实,责任到人。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对每一个单元、每一个教学内容进行集体讨论或反思,分析教材和学生,明确目标,把握教学方向。3、各单元每课主备教师都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钻研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师用书,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

2、课程要求,结合实际撰写好详细的电子教案,并要提前一星期将教学设计通过校园内网(教学设计)传给组内相关教师,并在组内活动时讨论,研究形成共案,然后其他教师根据本班的学生情况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及时进行动态修改。4、上课教师要及时撰写教学后记,教后记为必备栏目,写在正文末尾。可结合具体反思内容命名为:智慧瞬间、一课一得、课后反思、教学点滴等,要言之有物,及时写,在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升华。每星期至少有一次百字反思。5、电子备课采用统一的格式(见后页)。6、教案中要做到“八有”“一体现”:即有教学目标(包括课时目标)、教学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相应的教学

3、步骤和教学方式(含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法和学法指导、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能体现课改精神。二、管理办法:1、各备课组每学期开学初制定详细的备课分工计划,经备课组长审核后上报教导处。2、教学设计至少提前一周传给相关教师,以便其他教师浏览参考,在教研活动时充分讨论、交流。3、每篇教案应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流程、练习设计等,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必要的修改和整理,加入本人的教学思路,非本人主备教案若无动态修改记录或完全抄袭网络教案则视作无教案并与月教学工作评估挂钩。4、开学初教师必须打印好一个月的教案,教师的备课必须有一周的提前量

4、。技术支持:URL:http://www.G928.comEMAIL:hello_admin@163.comQQ:6349821825、教师要钻研备课,不是自己备的课必须在上课前进行高质量的二次备课,教案中不是自己主备的课,二次备课修改量必须达到1/4。必须带电子教案打印稿进教室授课,不准无教案进教室。6、二次备课须在课前完成,用红色钢笔水颜色与一次备课区别,可适当用红笔圈点。二次备课内容应与原教案构成一个整体,不能支离破碎。7、备课中可体现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的手段,可体现网上学习与交流的情况,可写清利用网络资源的网址及相关内容,可下载教学中需要

5、的补充资料。8、学校对实行电子备课的班级进行随时检查,发现备课的不及时或不规范,将终止其备课组电子备课,重新进行抄写备课,并作为教学常规检查进行记录。9、教师电子教案及打印稿格式要求:A、统一使用A4纸张。B、字体及大小:全部使用“宋体”,课题使用“三号”、正文使用“五号”字。一课的课时之间须空两排,一课结束需要留有教学反思的地方。备下一课时需要换页备课。正反打印。10、教学反思和动态修改部分须用红色钢笔手写。2012.8技术支持:URL:http://www.G928.comEMAIL:hello_admin@163.comQQ:6349821

6、82附:学校电子备课表格纸样式教学课题教学课时主备教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及手段教学流程动态修改部分技术支持:URL:http://www.G928.comEMAIL:hello_admin@163.comQQ:634982182技术支持:URL:http://www.G928.comEMAIL:hello_admin@163.comQQ:634982182附:学校电子备课表格纸样式教学课题教学课时主备教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及手段教学流程动态修改部分技术支持:URL:http://www.G928.comEMAIL:hell

7、o_admin@163.comQQ:634982182教学流程动态修改部分技术支持:URL:http://www.G928.comEMAIL:hello_admin@163.comQQ:634982182技术支持:URL:http://www.G928.comEMAIL:hello_admin@163.comQQ:63498218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