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阳性孕妇产时产后护理32例分析

hiv阳性孕妇产时产后护理32例分析

ID:13653958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3

hiv阳性孕妇产时产后护理32例分析_第1页
hiv阳性孕妇产时产后护理32例分析_第2页
hiv阳性孕妇产时产后护理32例分析_第3页
hiv阳性孕妇产时产后护理32例分析_第4页
hiv阳性孕妇产时产后护理32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hiv阳性孕妇产时产后护理32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HIV阳性孕妇产时产后护理32例分析【摘要】目的:对HIV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的孕妇在产时和产后的临床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就诊的32例HIV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的孕妇病例,在产时和产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总结。结果:研究后发现,我们对患者在住院期间分别进行包括心理护理、专科护理、消毒隔离、健康宣讲在内的全方位的护理,护理均取得预期的效果。结论:对HIV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的孕妇在产时和产中对其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转归更加

2、理想,可以做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常规方法。【关键词】HIV阳性;孕妇;护理艾滋病通过母婴传播途径进行传播是导致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一个主要途径,全国历年的HIV感染病例报告中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患者比例已由原来的0.1%左右上升到了现在的0.8%左右[1]。临床上通过一定的产前、产时、产后的护理干预,进行母婴阻断等,可以使新生儿感染艾滋病的几率大大降低。为了对HIV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的孕妇在产时和产后的临床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找到一种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的更周到的方法,使新生儿感染艾

3、滋病的几率进一步降低,使母婴的转归更加理想,我们组织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32例HIV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的孕妇病例,对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总结。现将总结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6年4月~2011年4月这五年时间里,抽取在我院就诊的32例HIV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的孕妇病例,孕妇中年龄最大者46岁,年龄最小者21岁,平均年龄29.5岁;孕妇的孕周在21~38周之间,平均孕周26.3周;其中包括初产妇21例,经产妇11例;抽样患

4、者所有自然资料,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检查后确诊。1.2方法:在产时和产后对抽样中的32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总结。2护理2.1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日常规范、及时、周到的护理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不可对患者存有偏见;主动与患者进行一对一沟通,并在医护之间强调对该类患者进行保护性医疗的原则,即在孕妇入院后,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专人负责,以孕妇的一些有价值背景信息为主要切入点,对该产妇给予一定的心理指导[2]。使其愿意主动的

5、将既往的健康状况说出,这对进行有效的临床诊治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2.2专科护理:①分娩前的护理:该类患者在产前的一些处理措施与一般的孕妇完全相同,但要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产道进行彻底消毒。②分娩时的护理:护理人员要在隔离分娩室对患者实行一对一的陪护,对患者产程进展进行观察,并就分娩知识进行耐心讲解。分娩后要留在产房进行观察2h左右,对其宫缩、阴道流血情况进行严密观察。③分娩后的护理:产妇在回到病房后,要对其子宫收缩、阴道流血量及产后小便情况继续进行观察,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产妇与婴儿的体液进行接触[3]。2.3消毒隔离:①在进

6、行隔离前要向产妇及其家属说明具体目的,争取其理解与配合。②对HIV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产妇的血液、羊水、体液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进行阻断。③做好职业防护工作:由于妇产科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医护人员通常会与患者的血液、阴道分泌物、羊水进行接触,而HIV病毒又恰好可以通过这些物质对医护人员造成污染进而使其感染HIV病毒,医护人员要时时处于一种被感染的高风险之中,因此一定要作好自身防护工作。2.4健康宣讲:对确诊为HIV感染的产妇,应帮助其对艾滋病的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及防治的相关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反复就艾滋病是可以通过自己的

7、努力和药物等治疗措施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疾病,使患者知道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对艾滋病的进行治疗和恢复的前提条件[4]。3结果研究后发现,我们对患者在住院期间分别进行包括心理护理、专科护理、消毒隔离、健康宣讲在内的全方位的护理,护理均取得预期的效果。4体会对HIV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的孕妇在产时和产中对其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转归更加理想,可以做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常规方法。【参考文献】[1]杨华明.新特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感染与消毒[J].现代医院消毒学,2008,7(14):315.[2]李奎开

8、.浅谈艾滋病患者的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19(增刊):268.[3]杨玲.护士HIV职业暴露的防护[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7,22(12):111.[4]颜道金.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J].现代护理,2006,10(9):514.[编校:杨宇]作者:陈清会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